-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影像学(修改版)2016-2月修改版一、什么是非结核分支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以外的一大类分枝杆菌。 NTM感染 指感染了NTM,但未发病。 NTM病指感染了NTM,并引起相关组织、脏器的病变。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临床、影像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二、细菌学分类1.伯杰细菌分类系统(生长速度) Ⅰ.快速生长型 Ⅱ.缓慢生长型2.Runyon分类 Ⅰ.光产色菌(eg.堪萨斯分枝杆菌、海分枝杆菌) Ⅱ.暗产色菌(eg.瘰疬分枝杆菌) Ⅲ.不产色菌(eg.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菌组(MAC)、嗜血分枝杆菌) Ⅳ.快速生长分枝杆菌(eg.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三、NTM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自然环境(主要为水和土壤),潮热地带为主,尚未发现动物—人及人—人间传播证据。台湾地区 MAC(30%)、脓肿分枝杆菌(17.5%)、偶发分枝杆菌(13.0%)上海 龟分枝杆菌(26.7%)、偶发分枝杆菌(15.4%)、堪萨斯分枝杆菌(14.2%)、MAC(13.1%)东亚地区 MAC(67%)、快速生长分枝杆菌(16%)我国NTM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1990年(4.9%) 2010年(22.9%)四、发病机制(与MTB类似)感染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过程:中性粒灭杀→巨噬细胞吞噬、溶酶体酶溶解→抗原及菌体成分转运至局部淋巴结激活效应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CD+T细胞(释放γ-干扰素和IL-12等)等介导免疫反应和迟发型变态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激活其他细胞因子、上调黏附分子表达、促进巨噬细胞活化、参与肉芽肿形成、导致组织坏死和空洞形成,TNF-α拮抗剂英夫利昔和可溶性受体依那西普可能使NTM感染发展为活动性NTM病。NTM肺病常发生于结构性肺部疾病基础上(如COPD、支扩、肺TB、囊性纤维化、尘肺等)。具有某些表型特征,如绝经期、脊柱侧弯、漏斗胸、二尖瓣脱垂和关节伸展过度等,可对NTM易感。五、病理变化菌体成分及抗原与MTB有共性,毒力较MTB弱,干酪样坏死较少,机体组织反应较弱1.NTM肺病①病理反应:渗出性反应: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干酪样坏死;增殖性反应: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肉芽肿形成;硬化性反应:细胞萎缩、胶原纤维增生。②组织学分型:纤维空洞或类结核型、支气管扩张型、结节型及其他(肺纤维化、肺气肿和肺不张等)。③坏死和空洞形成,常多发或多房性,侵及双肺,位于胸膜下,薄壁为主,空洞坏死层较厚且稀软。2.NTM淋巴结病 早期:肉芽肿形成,淋巴结粘连、质韧;晚期:纤维化、钙化,或迅速干酪样坏死及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3.皮肤NTM病①最易侵犯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其次为深层肌肉组织;②主要病理表现:肉芽肿性病变,非特异性慢性化脓性炎症 早期:急性炎症反应、渗出 晚期:硬结、脓肿、窦道形成4.播散性NTM病 ①最常侵犯肝脏、淋巴结和胃肠道,亦可累及肺、骨髓、心和肾 ②肉眼观: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见柠檬色肉芽肿③镜下:弥漫性肉芽肿,由特征性纹状组织细胞组成,仅少数为典型肉芽肿。六、临床及影像学表现1.NTM 肺病(最为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脓肿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②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居多,尤其是绝经期妇女最为常见,大多已有基础肺部疾病。 ③大多为缓慢起病,临床症状表现差别较大。 ④症状和体征:与肺结核相似,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⑤影像学:胸片:多为炎性病灶及单发或多发薄壁空洞,多累及上叶尖段和前段;胸部CT:通常以多种形态病变混杂存在,如:结节影、斑片及小斑片样实变影、空洞影、支扩、树芽征、磨玻璃影、线状及纤维条索影、胸膜肥厚粘连等。 ⑥肺功能:通气功能减退较肺结核更为明显。2.NTM 淋巴结病(儿童中最常见)-----影像上需要鉴别! ①主要致病菌种:MAC、嗜血分枝杆菌。 ②多见于儿童,1-5岁最常见,10岁以上少见,男:女为1:1.3-2.0。 ③最常累及上颈部和下颌下淋巴结,其次为耳部、腹股沟和腋下淋巴结,单侧多见。 ④多无全身症状体征,仅有局部表现,无或轻度压痛,迅速软化、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⑤PPD试验多呈弱阳性,NTM抗原皮试为强阳性。 ⑥超声或CT:非对称性淋巴结肿大,周围炎症反应较轻,对此可酌情选择MRI检查评价。3.NTM 皮肤病---- 临床上易忽视的! ①主要致病菌种:偶发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等。 ②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病变。 ③局部脓肿常见,多位于针刺伤口、开放性伤口或骨折处,往往迁延不愈。 ④亦可为皮肤感染(Buruli溃疡)、游泳池肉芽肿、类孢子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