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二次根式的性质(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二次根式的性质(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次根式的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二次根式公式的引入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重点: 1、商的算术平方根。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2、最简二次根式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的除法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教学方法:探究合作 教学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知识回顾 什么叫二次根式? 一般地,形如(a ≥0)的式子叫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被开方数a ≥0 3、二次根式的性质有哪些? (1)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 (2) (3) (4)学生回忆及得算数平方根的性质: (a≥0,b≥0)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出的?(上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二)探究新知 1.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由具体的例子第得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大胆猜想。 2.猜想: 3.观察上面得到的规律,请你用字母表示出这一规律。 要求学生回答,自主总结规律。 即: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三)练习巩固 化简: 分别找两位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自主完成。 教师通过板演,进行讲解,强调公式的运用,被开方数是小数的情况等等。 (四)你来当医生 解:原式= 设计意图:出示错误做法,让学生合作交流,找到错误根源,增强学生的互助精神。 正确解答是: 解:原式= 经过交流,学生回答正确做法。 引出问题: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应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遇到带分数应该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跟踪练习: 学生完成后,鼓励学生通过多媒体展台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根据展示进行改错。 (五)想一想: 如何化去 根号内的分母? 此处运用微课教学,介绍方法一:当根号内含有分母的时候,先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公式,再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最简分母,后进行计算即可。 设计意图:本环节与最简二次根式的介绍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板书说明方法二:” 把根号内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一个适当的数或式,使分母变成一个平方数或平方式。 化去下列根号内的分母: 检测巩固微课所学。 (六)概念形成 观察上面的化简结果,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1)被开方数都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的方的因数或因式.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教师提示 : 注意:二次根式的化简结果必须是最简二次根式. 跟踪练习 1. 把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拓展探究,观察下列各式 跟踪练习,检测所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解答,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特别是第二题,教师指导。 (七)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小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2:运用性质化简时应该注意: (1)结果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被开方数是小数要化成分数,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然后再运用性质。 (八)课堂检测 (九)作业布置: P39随堂练习:1,2 习题:1,3 《二次根式的性质(2)》学情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级为八年级学生,共有46名。因为我校是乡镇学校,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网络的发展,多数学生忽略了手动计算能力,肆意畅游在网络世界里,运用计算器等进行计算。因此,学生在数学计算方面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接手时班级的数学成绩两率位列倒数第二。 通过一个阶段的观察,为发现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思维,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二、课程分析 对于数学公式、计算的学习,通过了解,以前学生的学习方法无非是“看一看,讲一讲,背一背,练一练”, 大多教师在授公式计算课时,忽略了对公式本身的体悟,只是单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被动接受,导致学生运用公式却不知其味,做完题仍觉枯燥无味,过段时间全然忘却,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公式的要领。在此方面,我结合公式计算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引导学生掌握公式计算的钥匙,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出计算的美感,得到美的享受。 因为本年级学生已是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所以在授课中,我侧重于点拨、引导,剩下的让学生自己去体悟,在课堂上主要以分析为主,我想,学生找到了自己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同时,由于学生的能力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对不同的学生亦有不同的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