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会.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会 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新疆逐步推开, 带给农民全新的感受和期望。 走进 培训课堂,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方方面面。 哈密:由身份向职业的蜕变 从’培训’转变成’培育’,培育包括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全过程,即教育培训、 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 12月16日,只上了两天课的孙军就切中要害地解读了此次新型职 业农民培育与以往培训的不同。 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农民将有机会享受针对性的扶持政 策。”他又补充了一句,这是目前不少农民看重的培育 红利”。 今年53岁的孙军是哈密市二堡镇火石泉村的农民,他家里种了 15亩葡萄、10亩 棉花、5亩红枣,去年来自农业的纯收入 10万元。 孙军所在的生产技能型培育班里 60人全是火石泉村的农民,12月16日,他们边 看投影仪,边认真听老师讲授合作社的知识,不少人认真做着笔记。 这次我们聘请了 12名本地专家、学者型的教师授课,他们熟悉本地情况,农民更 容易接受。”哈密市农广校校长冯大江说,授课老师自己制作课件,针对哈密市蔬菜、葡萄 和红枣编制了 3本本地教材,每个学员手里有 8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系列教材》。 哈密市是2014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自10月份该工程启动以来, 开班 第一堂课都由冯大江来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是必讲内容。 冯大江说,今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过去 阳光工程”的转型升级。与以往培 训不同,今年哈密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设定了门槛:农民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 55岁以下,年农业收入 10万元,拥有50亩连片土地或500只羊或50头牛。哈密市今年新 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共培育 650人,学时7天一15天不等,本着 就地就近,送教下乡”的 5个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龙头原则共设16个培育点,主要设在村委会或合作社,还选择该市 企业或合作社作为实训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划分为三类: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 务型。截至12月21 5个最具代表性的农业龙头 搞了 10年阳光工程培训,冯大江说,第一次有人为参加培训向他 走后门”在五 堡镇第一个班开课时,第一天来了 50人,第二天60人,第三天增加至 68人,后来,有两 个农民主动给冯大江打电话请求参加,最后增至 70人。 以前的培训无论时间上还是内容上都比不上这次,学习结束后我们通过考试、资 格认定、颁发资格证书,今后农民不再是个身份,而是一份职业了。 ”火石泉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孙传明说。 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在哈密市仅启动 2个多月,但效果明显。 通过学习, 打开了我开拓市场的新思路。” 197拜出生的李娜是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 目前她正与上海、 广州、温州等地的大超市进行对接, 红枣、葡萄的样品已经寄出, 力争让合作社的农副产品 进入超市销售。李娜告诉: 明年,我们准备再新建 2000平方米一3000平方米的冷藏气调 库。” 博湖:互相学习智慧多 12月10日的博湖已经十分寒冷, 本布图镇富民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议室里炉 火正旺,46个农民围着大桌坐下,展板前高传光正跟大家总结今年种过的南瓜品种特点, 推荐明年该种的品种。不同于过去的是, 高传光只是课程的 主持人”课程相关知识都由农 民来说。 高传光是博湖县农广校校长,从 1995年开始接触农民培训。他告诉,过去只讲自 己会的技术,农民被动听课 ;现在课程是互动式的,由农民提出问题,让农民自己回答,更 注重实际、注重农民经验的共享。 宣布了本节课拱棚南瓜”的授课内容,今年刚种过拱棚南瓜的魏富荣在大家善意的 笑声中被请上讲台。从南瓜品种红双喜、金蜜 23号的性状、商品性开始讲起,高校长一边 用水性笔在大白纸上记录要点,一边引导 47岁的老魏从南瓜的育苗、移栽一直讲到是否需 要对花授粉等等。还不时征求大家的意见,讲品种就问大家还种过什么品种,产量如何 ?讲 育苗移栽让大家补充育苗时间和不同时段的温度。 这些农民都有自己的一套技术,适应当 地条件,但他们平时不会说。我的课就是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的’秘诀’说出来, 互相学习。”高传光说,通过课程挖掘和梳理知识让课程变得生动,农民学员也不再保守, 讲课时态度也从过去的不好意思变得落落大方。 讲到南瓜病虫害时,赵光瑞被请上了台接着讲。老赵在镇上经营了 10年农资,每 年都要去北京等地参加种子交易会, 对新的农药、作物新品种很有研究。他告诉, 自己加入 了合作社,合作社发展需要新技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恰逢其时。 上午11时开始的课程一直进行到 13: 30分,两个多小时的课程里, 农民偶尔起身, 溜走的一个也没有,拱棚南瓜从点籽育苗到收获的每个技术细节都一目了然, 没有种过南 瓜的农民听了课也敢种,这样我的课就成功了 r高传光认真地说。 开班第一课,我们进行了需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