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布局之美 1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1 中国卫浴 020 电商引领者 作品名称:便器知识 作者姓名:成都鱼游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布局之美 2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2 ? 提起便器,人们都不会陌生,这已经是人类生 活必备品之一了。便器的诞生,是人类进化的 表现,也是科技发展的结晶 前 言 中国卫浴 020 电商引领者 布局之美 3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3 ? 目前便器的主要材质是陶瓷,陶瓷是由粘土或其他无机物质经混练、成型、 高温烧制而成的、吸水率≤ 0.5% 。也有蹲便器是用不锈钢制成的,但是用不 锈钢制造的便器一般用于特殊场所,如戒毒所等。当然用亚克力材料也可以 做便器,然而在国内用亚克力的制作的厂家不多,因为这种材质制作成本较 高,当然马桶的价格也比较高,只是从使用上说,亚克力相对于陶瓷来说摸 起来没有那么冰冷。 便器材质 布局之美 4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布局之美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4 Contents Page 目录页 蹲便器 马 桶 小便斗 中国卫浴 020 电商引领者 5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布局之美 ? 蹲便器分为传统蹲便器和新型翻盖式蹲便器,传统的蹲便器又分为有遮挡和无挡遮挡, 从结构上来分又分为有返水弯和无返水弯。 ? 蹲便器的优缺点: 布局之美 6 具体设计 图形运用 1 、安装前做好准备 安装前需要在地面下预留安设蹲厕的凹坑深度大于便器的高度, 同时,准备好安装需要的工具,主要有卷尺、胶带、胶水等。 2 、连接进水口水管 将联接胶塞插进厕所蹲厕的进水孔内卡紧,最好在与蹲厕进水孔 接触的外边际涂上一层玻璃胶或沙浆,将进水管插入胶塞进水孔 内,使其与胶塞密封良好,以防漏水。 3 、出水口缝合放置 在蹲厕的出水口的边际涂上一层玻璃胶或油灰,插进下水管道的 进口旋合,用焦渣或其余填充物将便器架设水平。 4 、检验是否漏水 打开进水体系,检验各接合处有无漏水情况,若出现漏水,则要 检验各接合处的情况。直至问题解决。 5 、填实再铺砖 检验各接合处无漏水情况后,用填充物将蹲厕四周填实,同时陶 瓷与水泥砂浆的接触面填上 1cm 以上的沥青或油毡等弹性材料。 然后再用水泥砂浆将厕所蹲厕固定在水平面内,平稳、稳固后, 然后在水泥面上铺贴卫生间地砖。 6 、不能马上试水 注意蹲厕安装好后,不要马上试水,否则可能搀和水泥影响安装 效果。待水泥沙浆干过后在试水,若无异常即可利用。 7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布局之美 马桶分类 直冲式 虹吸式 后排式 下排式 普通型 智能型 冲水 原理 排水 方向 性能 特点 结构 类型 分体式 连体式 挂墙式 布局之美 8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8 ? 连体式 分体式 挂墙式 ? 分体式马桶较为传统,生产上是后期用螺丝和密封圈连接底座和水箱二层,所占空间 较大,连接缝处容易藏污垢; ? 连体式马桶较为现代高档,体形美观,选择丰富,一体成型。但价格相对贵一些。 ? 挂墙式马桶高档大气,不易积垢,抗菌防污效果好。 马桶分类详细特点 ? 后排式 下排式 ? 后排式也叫墙排式或横排式,根据字面意思可以得知其排污方向。后排式马桶选购 时要考虑排污口中心离地面的高度,这个一般为 180mm ; ? 下排式也叫地排式或竖排式,顾名思义,是指排污口在地面的马桶。下排式马桶选 购要注意的是排污口中心点离墙的距离,排污口离墙距离分为 400mm,300mm 种。 布局之美 9 图形运用 具体设计 Transition Page 过渡页 9 ? 直冲式和虹吸式(虹吸式中又分旋涡式虹吸和喷射式虹吸) ? 直冲式坐便器是利用水流的冲力来排出污物,一般池壁较陡,存水面积较小,这样水力集 中,便圈周围的落下的水力加大,冲污效率高; ? 旋涡式虹吸;这种坐便器冲水口设于坐便器底部的一侧,冲水时水流沿池壁形成旋涡,这 样会加大水流对池壁的冲洗力度,也加大了虹吸作用的吸力,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