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楼”藏书的前世今生.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云楼”藏书的前世今生 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书楼, 位于苏州市干将路, 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之称,现为苏州 市文物保护单位。经过六代人 150 年的传承,其藏书集宋元 古椠、精写旧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谱 800 余种。在 1993 年干将路建设工程中,过云楼得到了照原样全面的复原和修 缮。楼前庭院除叠筑假山花坛外,还种植名贵花木,保持了 硬山重檐,门窗古雅、雕刻精细的建筑风貌。 过云楼以收藏名贵书画著称,享有“江南第一家”之美誉。但 是顾氏却对家藏善本书籍秘而不宣。为何这样,今人无从知 道。但也就是这样的一条家规,使顾氏藏书大部分得以流传 至今。从这一点来说,顾家的藏书是幸运的。 最有趣的是,民国时期,顾鹤逸的朋友傅增湘先生曾要求借 阅藏书,主人碍于情面,同意其在楼内观书,但附加了一个 分苛刻的条件,看书时不能带纸砚抄写。于是傅氏每天观 书数种,归而记其书目,写成《顾鹤逸藏书目》 ,发表在《国 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五卷第六号上。传说过云楼里面有 个密室,顾家的古籍善本就是放在这个密室里的。 顾氏保存的善本都极为完好,整洁如新,宋本纸张洁白,字 大悦目,确实是艺术珍品,重要的文化遗产。在 2005 年春 季嘉德全国古籍善本拍卖会上, 过云楼所藏近 500 册流传有 序、保存完好的珍贵古籍,包括 40 册流传 800 年罕见的海 内孤本宋刻 《锦绣万花谷》 ,以 2310 万元的价格被一神秘买 家整体买下。苏州图书馆也曾设想使该批古籍重返苏州,可 是最后由于经费难以筹集,只能放弃。 。”苏州私家藏书聚散无常, 但流传有序。 所谓“物聚必散,久散 即多个藏书家的藏书散出后, 由一个当地藏书家获得。 。” 顾氏所藏古籍,大多来自苏州藏书家散出的图书。上世纪七 年代版本目录学专家谢国桢曾看过顾氏部分善本,他认为 过云楼有相当一部分藏书来自莫友芝的家藏。同时,据顾氏 现存书籍中印鉴考索, 有吴平斋、 潘志万、 沈树镛、 刘履芬、 史蓉庄等人的藏书散出, 被顾氏整批接收, 纳入过云楼收藏。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考察顾氏藏书,应追溯到顾文彬。顾文彬雅好书画收藏,又 喜收藏乡邦文献,在他的《过云楼书画记》中就记录有明祝 枝山的《正德兴宁县志》 稿本以及东林五君子的诗札手迹等。 他希望这些家藏旧抄能“益吾世世子孙之学”并“后世志经籍 者采择焉”。祖上几代人收藏不辍, 流风绵延, 至顾鹤逸而发 扬光大。《吴县志》云其“好版本之学”,“宋元旧椠及老辈遗 著,悉悬金求之。” 1872 年,顾文彬嘱咐儿子顾承花重金买下了唐代书法家遂 良摹写的《兰亭集序》 。他告诉儿子顾承,只管“放胆购之”, 而且切不可走漏风声,“假设为李鸿裔(苏州另一大收藏家) 所知,他也拼出重价,两家抢买,售主必更居奇”,他还颇为 得意地说,《释智永真草千文》 和《褚摹兰亭序》 同时在手, 便是当之无愧的江南第一收藏家了。 1873 年,时任浙江宁绍道台的顾文彬看中了尚书巷的一处 废墟,把过云楼盖了起来。 1875 年,顾文彬辞官回乡, 心搜罗名画珍藏。那时的过云楼更应被叫作“藏画楼”。顾家 本有字画收藏,“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江南不少私家藏品流 散开来,顾文彬大量买进,大大丰富了过云楼的收藏,其中 有不少名家名作。 楼名取为“过云”,意寓“过眼云烟”,表示“不 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虽然说得很轻巧,但顾文彬对于楼里的收藏实际是宝贝得不 得了。他制定了 14 不准悬挂在“过云楼”的门楣上:霾天;污 秽;灯下;酒边;映摹;强借;拙工印;凡手题; 徇名遗实; 重画轻书; 改装因失旧观; 耽异误诊赝品; 惯习钻营之市侩; 妄摘瑕病之恶宾。这也是顾家世代子孙默记于心的藏书家规。 文彬公之后,到祖父顾麒士( 1865-1930 )一代,在继承文 彬公家第三代传人顾鹤逸留遗的三分之一藏画基础上,又在 进一步的扩充。祖公麒士自己是一位精通书法绘画的艺术家, 尤其所作山水画清逸蕴藉,名重于世。凭藉他博厚的艺术素 养和睿敏的眼光, 广取博采, 将书画收藏充盈至千余幅之巨, 达到过云楼藏画的全盛时期。麒士公于收藏方面化费的心力 和取得的成功, 可在编撰的 《过云楼续书画记》中得以窥见。 和取得的成功, 可在编撰的 《过云楼续书画记》 中得以窥见。 自古以来,创业艰难,而守业更难。历史上曾有多少雄视 代的大收藏家,如明项子京、清安仪周、梁清标等,收藏之 富都曾辉煌一时,然而,或因后世的奢侈挥霍、争产夺业, 或经社会动乱、 时代变迁, 或遭水火灾祸, 皆不能世代相守, 以致散失损毁,有负先人的苦诣。 过云楼真正成为藏书楼,还是由于顾麟士的大力搜罗购置。 顾麟士之孙顾笃璜现仍居苏州,他听闻过祖父藏书的故事。 清末时局动荡,当时著名藏书家杨

文档评论(0)

zhaohu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