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极涛动对海冰漂流型式的影响 波夫特涡 穿极漂流 /models/ice-csim/ /Models/CICE/ NCAR CSIM LLNL CICE 主要的海冰模式 ·气候模式的网格尺度远大于单个浮冰 的尺度,此时可将海冰看作连续介质 ·海冰流是风应力,洋流,海冰内应力,表面压力梯度和科氏力共同作用结果。 ·波夫特涡和穿极漂流 小 结 The End of Chapter 9 冰点、最大密度温度与盐度 北半球海冰范围变化特征 * * 海水结冰分两种情况。盐度小于24.7的海水,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在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最大密度时的温度以后,只要表面海水再冷却到冰点就可以结冰了。结冰情况与淡水基本上相同,所差的是冰点比淡水低,结冰就稍难一些; 盐度大于24.7的海水,结冰情况与淡水不相同,因为它的最大密度值的温度在冰点以下,海水愈冷愈重,表面海水虽冷却到冰点,这时表面海水密度变大,还要下沉,所以是不能结冰的,只有上、下层海水都冷却到冰点以后,再继续冷却,海面才能结冰。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海洋的深度一般都很大,所以海水不容易结冰。 ? * * * * * * * * * * * * * * * * * * The average ice thickness in (a) winter and (b) summer based on upward looking sonar(声纳) observations (Bourke and Garret, 1987). Winter Summer 冰厚(Ice Thickness) 厚度是监测海冰变化的重要参数,但观测上有困难。 Total Multi-year First-year 北冰洋海冰密集度(Johannessen et al., 2000) 多年冰和一年冰 多年冰范围可看作夏季冰范围 反照率(Albedo) 反照率表示物体表面对太阳光的反射,没有单位,数值在0-1之间,0表示对太阳光物体对太阳光完全吸收。 Sea Water Ice (0-5cm) Ice (30-100cm) Snow (10cm) 0.055 0.10 0.45 ~ 0.8 冰雪反照率典型数值 小结 海水相变 盐度和海冰:最大密度;盐析;卤水泡 术语:冰流群、水道、密集度、面积、厚度、反照率 2 海冰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观测海冰的气候特征 海冰在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巴伦支海 波夫特海 格陵兰海 楚科奇海 巴芬湾 史密斯海峡 丹麦海峡 白令海峡 挪威海 北冰洋地理 喀拉海 加拿大海盆 南森海盆 东西伯利亚海 南极地理 威德尔海 罗斯海 长城站 中山站 别林斯高晋海 罗斯冰架 龙尼冰架 德雷克海峡 观测方法 海岸站和船舶(密集度、厚度和流速特征) 卫星(密集度、面积、运动特征) 潜艇(厚度) 浮标漂移冰站(冰块移动) / 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NSIDC) Ice cap 北冰洋永久性冰冠 北冰洋和格陵兰冰的区别? 84% 3200-3400m (来源:/cryosphere/seaice/characteristics/difference.html) 海冰范围(extent) NH:9-16百万平方公里; SH:3.5-19百万平方公里。 基于卫星观测的三月(左)和九月(右)北半球(上)和南半球(下)海冰的气候分布. 2007年9月份北半球海冰范围。 4.3百万平方米 减少~50% 北半球和南半球海冰范围异常。 北半球 南半球 长期平均的北冰洋海冰环流示意图 海冰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反照率高--海冰/反照率正反馈 热传导率低--隔热作用 大拖曳系数--海气通量交换 变冷和盐析--对流 海冰—反照率正反馈机制 海冰面积减少 开洋面面积增加 平均反照率减小 地气系统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 全球变暖情形下,极地温度变化最大,这多归因于海冰-反照率的反馈机制 小结 海冰观测事实:夏季少/冬季多;北半球9-16百万平方公里;南半球3.5-19百万平方公里。随全球变化海冰减少,2007年最少。 海冰-反照率正反馈 3热力学海冰模式原理 海冰热力学模型原理(Maykut Untersteiner ,1971,MU71) 模式的几点说明 MU1971是针对中北冰洋区域,多年冰,海冰密集度高,忽略了海冰的不均匀性。 模式忽略了海冰的运动。 海冰被雪覆盖,影响辐射和热传导。 上边界只是融化,下边界既可融化也可以生成。 中北冰洋冰海之间的湍流热通量约为2W/m2,在南半球要大得多。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sea-ice model (MU71) 雪内热传导方程 雪-冰热通量连续 冰内热传导方程 冰-水热通量连续 I0 FW 海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