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环境:chapter10-对流层臭氧(二)HONO.
结论 (二) HONO新来源通过增加气溶胶吸湿性组分质量浓度和数浓度, 引起能见度下降。HONO新来源使华北城区NO3-, NH4+, SO42-月均浓度增升10-50%, 10-40%, 6-15%, 3-12%; 华北大部分地区0.078-1.25μm气溶胶月均数浓度增加15-20%。 提出HONO新来源影响能见度和霾的概念模型, 强调了NO2在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反应促使一次污染物向二次污染物转化的正反馈机制。 An et al. (2013) Adv. Atmos. Sci. 30(1): 57-66; Li et al. (2014), Adv. Atmos. Sci., 31(5): 1221-1232. * RNO2*机制 反应R4 (RNO2*机制) 加入 CBM-Z机制 NO2光激发反应速率取NO2光解反应速率的 3.5倍(均值) NO2* + H2O → HONO + OH反应速率取 9.1×10-14 cm3 molecule-1 s-1, 为 1.7×10-13 (Li et al., 2008) 和 1.2×10-14 (Crowley Carl, 1997)均值。 能见度计算 白天能见度(Vd)和夜间能见度(Vn) βext: 消光系数; 视觉阈值ε=0.02。 Gultepe et al. (2008)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ICCP), Cancun, Mexico. Li et al. (2014), Adv. Atmos. Sci., 31(5): 1221-1232. WRF-Chem 模式及模拟方案 WRF-CHEM模式中计算方案选择 微物理过程─Lin et al. (1983)方案 大气边界层过程─ Yonsei University PBL方案(Noh et al., 2001) 陆面过程─ Noah陆面模式 (Chen Dudhia, 2001) 长波辐射过程─ RRTM方案(Mlawer et al., 1997) 短波辐射过程─ Goddard短波辐射方案(Chou Suarez, 1994) 气相化学模式选用已更新的CBM-Z机制(Zaveri Peters, 1999) 光解率由TUV方案计算(Madronich, 1987) 气溶胶模块─ MOSAIC模块(Fast et al., 2006; Zaveri et al., 2008), 气溶胶大小分为8档。 Li et al. (2011) Atmos. Environ. 45(27): 4735-4744. 模拟区域及气象观测站点分布 模式水平网格数─83×65、58×55、55×55; 水平分辨率─ 81、27、9 km 地面至~50hPa不等间距共分为28层, 模式第一层(距地面)高度~28m。 模式初值、边界条件及源强 模式初值与边界条件 气象场的初值和边界条件:每6小时一次的NCEP再分析资料, 该资料还用于每6小时一次的气象模拟场同化。 化学物种初始浓度和边界条件: 全球化学输送模式MOZART-4 (Emmons et al., 2009)结果, 每6小时一次。 污染物源强 2006/2007年人为源SO2, NOx, CO, VOCs, PM10, PM2.5, BC和OC月排放量─ Zhang et al.(2009) NH3 排放强度─ Streets et al. (2003) 生物源强: 依据Guenther et al. (1993, 1994)等研究结果估算 火山源资料─ An et al.(2003) 五种模拟方案 方案 气相生成 Rhet Rem RNO2* R √ A √ √ B √ √ C √ √ E √ √ √ √ 模拟结果 HONO各来源相对贡献 非均相反应: HONO最重要来源, ~ 56% [Li et al. (2011) Atmos. Environ. 45(27): 4735-4744.] 白天(7:00~19:00) 主要化学组分月均最大增幅(%) NH4+ NO3- O3 HO2 OH HONO RNO2S, Rem Rhet, Rall 70, 118, 200, 200 19, 8, 56, 84 16, 7, 60, 89 4, 1, 8, 12 7, 2, 48, 54 6, 2, 35, 40 白天Rhet对HONO, NO3-, NH4+形成具有重要影响。An et al. (2013) Adv. Atmos. Sci. 30(1): 57-66. 夜间(20:00~6: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气化学-5-氢循环(H2、OH、HO2).ppt
- 大气化学-6-甲烷以外的其它有机物.ppt
- 大气化学-7-氮循环.ppt
- 大气化学-8-硫循环.ppt
- 大气化学-9-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0-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1-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2-大气臭氧.ppt
- 大气化学-13-大气臭氧.ppt
- 大气化学-14-大气臭氧.ppt
- 大气环境:chapter11-复习.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0_绪论.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1_热带太平洋环流的初步知识-1.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1_热带太平洋环流的初步知识-2.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2_风生环流的Sverdrup理论.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3_风应力,热通量,淡水通量.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5_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7_大洋环流模式原理.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8_海洋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过程.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9_海冰及其数值模拟.ppt
最近下载
- 《零碳园区建设指南》.pdf VIP
- 三年(2023-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动词和动词短语(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VIP
- 木模板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结肠癌患者护理查房教育PPT课件.pptx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动词和动词短语(全国通用).docx VIP
- 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施工方案.doc VIP
- 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题库及答案【历年真题】.docx VIP
- 安徽大学《数据结构》历年研究生考试(1).pdf VIP
- 十年(2016-2025)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定语从句(全国通用).docx VIP
- 乘用车空气悬架用电磁分配阀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