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2_风生环流的Sverdrup理论
* * 在NECC北侧,温跃层有一个‘脊’,对应着上升流(图中白色箭头); 相应的纬向风应力是负值(东风),且向北东风应力加强(东北信风),故由东风应力决定的旋度为正值,表明东风应力向北增强产生Ekman pumping。 图中上升流区两侧的等温线坡度代表相反的压力梯度,也就是说,风应力除了驱动Ekman层的流动以外,其不均匀性还造成Ekman层以下的压力梯度(因而产生地转流)。 * 在北半球,风应力的正涡度引起Ekman层洋流的辐散,因而导致Ekman层底的upwelling。 Pumping——’抽吸’反映了Ekman层对它下面水体的影响! * * * Sverdrup模型要讨论的问题: 风应力旋度引起Ekman层底部的upwelling,使得从无运动层到Ekman层底之间的水柱被拉长,其结果将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其机理是‘位涡度守恒’? * * 在NECC北侧,温跃层有一个‘脊’,对应着上升流(图中白色箭头); 相应的纬向风应力是负值(东风),且向北东风应力加强(东北信风),故由东风应力决定的旋度为正值,表明东风应力向北增强产生Ekman pumping。 图中上升流区两侧的等温线坡度代表相反的压力梯度,也就是说,风应力除了驱动Ekman层的流动以外,其不均匀性还造成Ekman层以下的压力梯度(因而产生地转流)。 * 在Ekman层以下,垂直粘性可以忽略,由动量方程和连续方程可以得到绝对位涡度守恒方程, 绝对涡度,相对涡度,行星涡度的概念; 如何从以上方程理解‘位涡度守恒’? 对大尺度海洋运动来说,相对涡度远小于行星涡度,位涡度守恒方程的定常解满足Sverdrup平衡。 注意:虽然正压位涡度方程更容易解释位涡守恒,但这里只需注意右端的‘垂直散度’项对应着水柱的拉长或缩短,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为涡度守恒:水柱拉长(旋转半径减小)时绝对涡度增加,反之减小。 * 行星位涡度守恒方程的垂直积分(从无运动层到Ekman层底)就得到 Sverdrup平衡,它有两种表述: 1)Ekman层底到无运动层的水柱的运动; 2)整个‘风生环流层’的运动, 这里用到了Ekman层输送的表达式。 * * * * * * * * * * * * Barotropical stream function and meridional overtruning streamfunction by FGOALS_g2.0 * * * * * (D14, from Meyers, 1979) Month 观测事实 理论解 正涡度源 负涡度源 * 第一讲提到了SST和风(或风应力)、赤道流系、经圈环流等,已经涉及到‘风生环流’的概念; 第一讲中还提到‘地转流’和‘热成风’的概念,将速度场和压力场(或温度、盐度场)联系起来,问题是:这里的压力场和‘风应力’有关系么? * 海洋和大气通过海气界面上动量、热量和淡水的交换产生相互作用,构成一个耦合系统,有关海洋环流的研究最终应当在这个耦合系统的框架下实行。 不过作为入门,可以暂时将海洋看作是由海表风应力、热通量和淡水通量‘驱动’的。 ‘单独’的海洋模式本质上不同于海气耦合模式中的海洋‘分模式’,因为前者只能模拟‘受迫’运动,后者则包括了海气‘互动’过程。 最后,是否有可能区分风应力、热通量、淡水通量对海洋环流的贡献? * 海洋上层1000米左右温度梯度很大(大致相当于平均温跃层的范围),是海洋中一个最活跃的部分,容易受海气交换的影响——其中包括风应力的影响。 1000-2000米以下是深厚的冷水,温度梯度很小,但那里的等温线可以一直伸展到高纬度海洋表层这意味着高纬度的海气热交换过程(这种过程在冬季可以很强)有可能影响到全球范围的深海温度。 *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来考察一个模式试验的结果。 将模式看成一个‘黑箱’(暂时不管其中的机理和细节),用不同的‘外强迫’驱动它,看‘输出’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这里‘外强迫’包括‘热盐强迫’和‘风应力’的机械强迫——解释‘thermohaline forcing’; 输出的内容可以很多,这里只考察‘正压流函数,其定义和经圈流函数类似,但代表的是垂直积分后的水平流。 问题:流函数的等值线及其疏密程度的物理意义? * 这是M.England(1993)利用一个海洋模式试验的结果,可以考察‘热盐强迫’和‘风应力强迫’对于‘正压流’的相对贡献。 比较的要点:1)ACC(解释);2)副热带大涡旋和相应的西边界流(解释) 结论1:风应力对正压流的贡献是第一位的,‘热盐强迫’对正压流的贡献是第二位的。 结论2:模式试验有助于‘understanding’。 * 第四讲导出了正压流函数方程,利用它可以讨论: 1)为什么风应力可以直接影响正压过程? 2)斜压压力梯度(由海表‘热盐强迫’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气化学-8-硫循环.ppt
- 大气化学-9-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0-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1-大气气溶胶.ppt
- 大气化学-12-大气臭氧.ppt
- 大气化学-13-大气臭氧.ppt
- 大气化学-14-大气臭氧.ppt
- 大气化学-15-云雾降水化学.ppt
- 大气化学-16-云雾降水化学.ppt
- 大气化学-17-大气化学和气候.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3_风应力,热通量,淡水通量.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05_云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影响.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7_大洋环流模式原理.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8_海洋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过程.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9_海冰及其数值模拟.ppt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ch11_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模拟.ppt
- 地球流体力学: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近似.ppt
- 地球流体力学:第二章 第四节 地球的旋转特性.ppt
- 地球流体力学:第二章 第一节 流体动力学.ppt
- 地球流体力学:第三章_第五节 涡动黏性与扩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