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化学-9-大气气溶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5.1.4.8 一些实测谱分布的个例 大气气溶胶的浓度谱不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而且还跟时间有关系。 北京1982年9月气溶胶的体积浓度谱分布存在三个峰值浓度(书上p178-180): 直径为0.3微米左右;1.2微米左右;10微米左右。 与美国典型城市的谱分布不同,美国没有出现第二个峰值,第三个峰值也出现在粒径较小处,并且大粒子总数较少。 * 1983年1月7-16日,北京美术馆南一个楼顶上。赵德山等(1988)大气科学 * 沈小静等(2014,气象科技进展) 北京上甸子 * 沈小静等(2014,气象科技进展) * 四种模态:3? 25 nm,25?100, 100?1000,1000 沈小静等(2014,气象科技进展) * 2011年9月-10月黄山和南京:数浓度 总数浓度(4个气团平均)在南京为12540, 但黄山为2791 (cm-3) Wang et al. (2013, Atmos Res)。 * 澳大利亚昆士兰工业大学(QUT)站的粒子数浓度分布(Morawska et al. (1998), AE) * 5.1.5 气溶胶粒子的寿命 一般说来,气溶胶粒子的寿命(平均寿命,或统计平均停留时间)首先取决于它本身的化学组成和浓度谱分布,其次是其所处高度和局地天气状况。吸湿性粒子容易成为凝结核,被云雾降水清除的可能性较大,粒子寿命相对较短。反之,不吸湿的干粒子寿命相对较长。 不同地点、不同条件下估算(测量)的粒子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差异。当然,不同的方法也会导致较大的差异。 直径在10-3 - 10-1微米范围的超细粒子很快通过布朗运动碰并转变成大粒子(在这个过程中,其他清除机制的作用尚不明显。) 直径在0.1-10微米范围的粒子主要靠降水冲刷和重力沉降作用清除,它们在大气中的寿命最长。 * 直径大于10微米的粒子的主要清除机制是重力沉降,寿命随粒子直径增大(当然还与粒子物质密度有关)而迅速下降(可用斯托克斯公式)。降水也能加速大粒子的清除过程,使其寿命缩短。 所处高度及周围大气状态对气溶胶粒子的寿命有影响。除了直径为10-3-10-1?m的极小粒子外,所处位置越高,粒子沉降到地面所需时间越长,粒子寿命也就越长。平流层稳定气溶胶粒子的寿命要比在混合层中的同样粒子的寿命长100倍。 潮湿的大气条件有利于吸湿粒子长大,加速其清除过程。上升气流会使粒子寿命变长,多雨使所有粒子寿命变短。因此,极区冬季气溶胶粒子的寿命要比中纬度夏季多雨条件下同样的粒子的寿命长一个量级。 * 中纬度地区的粒子寿命跟高度与粒径的关系。(经验公式拟合所得) 直径在1微米左右的粒子寿命最长。在对流层下部,稳定气溶胶粒子(直径在0.1-10微米范围内)的寿命约为1周,在对流层上部,这一数字为1个月,在平流层中这部分粒子的寿命可达数年。 在对流层下部直径大于10微米和小于0.01微米的粒子的寿命均小于1天。 * 直径在1微米左右的粒子寿命最长。在对流层下部,稳定气溶胶粒子(直径在0.1-10微米范围内)的寿命约为1周,在对流层上部,这一数字为1个月,在平流层中这部分粒子的寿命可达数年。 在对流层下部直径大于10微米和小于0.01微米的粒子的寿命均小于1天。 * * * 累积粒子数浓度谱分布函数,也就是直径小于等于Dp的粒子总数(数浓度): N(Dp) = ?0Dp nN(Dp*) dDp* Dp* 用于积分的虚变量。 混合几种异质谱体系,如不存在凝并: n=?niQi/?Qi Qi是第i个气溶胶相应的气体体积或直径总和 * 12档尺度中粒子浓度 Seinfeld书 * 数浓度对尺度范围的直方图 * 尺度范围的宽度标准化了的数浓度对尺度作图 * 5.1.4.3 分布函数的矩量 矩量可定义为: Mk(r,t) = ? nN(Dp) Dpk dDp a)零级矩量 M0就是 N,即给定时间和地点内,悬浮体中的粒子总浓度 b)一级,Dp(平均)= M1/M0, 粒子的平均直径(算术) c)二级 A=?M2, 总表面积, A/M0, 每个粒子的平均表面积 d)三级 v=?M3/6 * e)四级 与从静止(定常)流体内沉淀出来的物质总表面积成比例。对于大于1?m的球形粒子,其沉降末速度可表达成 Cs=?pDpg/18? ?p and ?为粒子密度和流体动力学粘度(g m-1s-1) 沉降颗粒物覆盖水平表面的速率: ?(?Dp2/4)CsnN(Dp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