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电影《孔子》谈当代影视界的传统文化观
背景:
从“文化寻根”到“传统文化热”再到“影视传统文化” 自 1983 年以来 , 就有学者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断裂说” , 随即 在文学界就发起了“寻根思潮” , 不少文学家担当起“寻根”大 任 , 不少“国学”机构纷纷创立 , 《儒藏》、《道藏》、《传世藏 书》等不少国学经典被创作了出来。 1990 年以来 , 学习传统文化 从学术界的倡导上升成了政府行为 , “搭文化台 , 唱经济戏”在 各级政府部门普遍展开 , 出现了大范围的“传统文化热”。自此 以后,传统文化风有吹进了影视界 ,随着央视《百家讲坛》 的成功 推出,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效仿 , 推出了各类“文学讲坛”及“学 术超女”等各式比赛 ,导演们也都不放过这样一个商机 , 许多经 典名著和历史人物 , 在导演和编剧们的精心策划之下出现在了银 幕上,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 电影《孔子》等类似影视作品的出 现又掀起了“影视界的传统文化观”可谓是“大势所趋” , 但却 并非是“民心所向”。
(一) 电影《孔子》
. 电影《孔子》成功推出 孔子》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帜 , 可谓是取得了辉煌的票
房成就,截止到 2010年 2月 11日,电影《孔子》票房成功突破亿
元大关。为了给世人展现一个更为完整圣人孔子 , 片方宣布将继
续推出《孔子前传》、《孔子春秋》两部电影。电影能够取得成 功的原因有三 :第一,影片名称是在世人心目中有很高地位的圣
人“孔子”对观众就已经极具吸引力了 ,片方在前期宣传中一再
强调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是让观众对这部反映中国传统 文化,再现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的电影期待不已 , 选春节期间为电 影的上映时间 ;第二,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让观众为这部展
现儒家思想 , 孔子一生的电影买单 ,成功地让《阿凡达》为之让路 ;
第三,大胆的创新。孔子与南子会面 , 弟子子路的死都因历史无详 细的记载 ,成功的被编导们包装与创新。
历史人物孔“圣人 ”与电影角色孔“神人 ”
论语》中的孔子首先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身份出现 , 然后
才是思想家 , 道德家 ,教育家 . 。“吴其为东周”使天下从“无 道”回归“有道”。作为一个政治家的他 , 强调的是“良知体 系”的“和合” ,其政治实践由于多种原因最终失败。可是这位
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个成功的思想家。他用“良知”与“心 为“王者”们建立了一套“仁”的儒家思想体系。 而他的道德主
要体现在他强调“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史记 . 仲尼弟子 载》齐国要攻打鲁国 ,孔子听说后 ,立刻问弟子“夫鲁 ,坟墓所处 ,
父母之国 ,国之如此 ,二三子何为莫出 ?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 爱国主义情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 , 其教育理念是“不学礼 ,无以
立”“不知礼 ,无以立也”。总之 ,历史上的孔子 , 作为古代中国 的“圣人”其一生的追求与实践中 , 在思想、道德、文化、人格等方面为后人留下了可供回味以致珍惜的宝贵遗产。
电影《孔子》重在从政治理想、爱国主义、游说诸国三方面
来展现孔子。 可是在电影中, “圣人 ”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了“神人 ”。首先
来展现孔子。 可是在电影中
, “圣人 ”经过艺术加工成为了“神
人 ”。首先 , 在其“隳三都”的军事策略中
, 观众似乎看到了诸
葛孔明的身影 , 仿佛是空城计再现 , 春秋时期的孔子能知道三国 时期的战术 ,不可谓不神。其次 , 在齐国“乐女离间计”后 , 鲁君 受乐女迷惑“三日不听政” , 郊祭时是所有的祭祀品都没有给士 大夫分 , 而并不是影片中所说的“唯独没有给大司马孔丘家送 去” ,照影片中的说法 , 那么鲁国举国上下不都成了孔丘的家人 了?这岂不是更神 ?再者,孔丘在接到 ?i 以后连话都没有多跟家里 人说就急冲冲的
离开了鲁国 ,这与“迟迟吾行也”“父母在 ,不轻游 ,游必有
方”等话语所展现的那个爱国爱家的孔子完全不是一个人 , 难道 说孔子所有的这些话语都是假的 , 他用他的假爱国主义骗了所有 人,唯独只是电影编导们发现了 , 孔子高超的说谎技术又是一
神”; 影片中孔子离开卫国的原因以及南子之死等为观众安插 了神话般的故事情节 , 彻彻底底的将“圣人 ”包装成了“神 人 ”。
影视界如此对待传统文化
在影视界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热”的今天 , 编导们纷纷看到 了商机 , 看到了不容错过的赚钱机会。只要标榜自己是在拍弘扬 传统文化的电视剧 ,电影,就会有观众来看 , 就会有网友来评论 ,
就会引起热议 ,从而也自然而然的就赢得了票房 , 获得了利益。影 视作品的题材只是其获得成功的一个方面。影片《孔子》的成功 还体现在其能够很好的遵循商业规则 ,那就是一定要大胆 , 敢于
创新” , “美化”已有的情节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