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从白居易的三首诗看唐代筝乐艺术-精选文档.docx

从白居易的三首诗看唐代筝乐艺术-精选文档.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白居易的三首诗看唐代筝乐艺术 诗歌与筝乐的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秦朝,古筝已经发展为诗 歌伴奏的重要乐器。当时很受老百姓喜爱,秦筝也广为流传。后 来发展到魏晋时期,诗歌与筝乐也大力发展,不仅文人们吟之弹 之,连曹丕也为了纪念他的父亲而边弹筝边唱《长歌行》。可见 古筝成为诗词伴奏的乐器,地位更加重要。其后,唐朝的经济发 展带动了文学与音乐的相互融合与共同发展,在这个繁荣盛世, 注定诗歌与筝乐会出现空前的完美结合。 、创作的背景 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音乐评论家与筝乐研究者。 他创 作了两千八百多首诗歌,与音乐有关的诗就有约三百三十首, 其 中筝诗就占了近二十首。白居易与筝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笔带过, 而是对古筝有深厚的热爱与深刻的了解。从他的个人经历来看, 人生每个时间段都曾创作过有关古筝的诗歌。 白居易是一个现实 派的作家,他生活在唐代由盛入衰的时期, 同时自己又有着贬官 的经历,在这些变迁中,他体会到了常人难以体验的世态炎凉与 人情冷暖。也正是这样,他喜爱上了古筝这样略带伤感音质的乐 器。 在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唐代,文化艺术也得到迅速发 展,古筝也不例外。白居易的《废琴》中曾说到“奔车看牡丹, 不仅老走马听秦筝”,古筝成为当时常见乐器的程度可见一斑, 不仅老 少皆宜、雅俗共赏,而且在材质、技法以及社会功用等各个方面 都日趋成熟。这样的历史氛围与环境背景熏陶与感染下, 白居易 这位伟大的诗人创作出不少与筝有关的佳作。 二、白居易三首诗的研究与探讨 F面本人从三首唐诗中来看看古代筝乐艺术以及本人对其 的思考。每首诗都是有其特点的,读完白居易的筝诗后,本人觉 得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说明。 (一)从古筝艺术的发展水平 首先来分析一下白居易的 《筝》: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楚艳为门阀,秦声是女工。甲明银得 勒,柱触玉玲珑。猿苦啼嫌月,莺娇语泥风。移愁来手底,送恨 入弦中。赵瑟清相似,胡琴闹不同。慢弹回断雁,急奏转飞蓬。 霜佩锵还委,冰泉咽复通。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倚丽精神 定,矜能意态融。歇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灯下青春夜,樽前 白首翁。且听应得在,老耳未多聋。 诗的前三句通过描写弹奏古筝的女人的外貌美, 引申出这个 弹筝人是乐技的身份。接下来三句描写弹筝人优美的动作与美妙 的筝声,低时犹如猿啼,高时宛若莺叫,情感与筝声完美融合。 把弹筝的明朗、轻快表达得生动鲜活。后来紧接着把筝与瑟、胡 琴作比较。琴声清淡不显闹腾。通过比喻的手法来写出慢快节奏 的不同感觉。后面两句都是描写筝声的感觉。 筝声清脆时犹如玉 佩相碰,清澈的犹如泉水叮咚的声音, 有时又犹如千颗珍珠拍碎 的声音,在乐曲结束时一声而止。最后三句是写弹奏结束的余味, 弹筝人弹完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仍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意, 让作者婉转悱恻不免动情,联想到自己的悠悠哀愁。 从筝乐的发展角度来看,这首诗说明古筝在当时的弹奏技术 已经比较高超。虽然都运用比喻的文学手法来表现音乐的美感, 但这足以证明筝乐已经能把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已经接近如今 我们弹奏的声音效果。所以,现在古筝之所以能发展成家喻户晓 的喜爱乐器,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从古代时期就慢慢发展而来的。 与当时在唐代古筝的技巧与音色能被诗人刻画得如此惟妙惟肖, 与当时 筝艺术的发展水平和诗人的文学音乐造诣是分不开的。 可见在唐 代,文学与筝乐艺术已经很自然的融合到一起。 《筝》不愧是古 代咏筝诗的代表之作。 (二)从古筝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白居易的《夜筝》充分表现出作者对筝艺术的感情之深,可 谓白居易的经典之作,丝毫不亚于《琵琶亭》。一个明,一个暗 的写出琴声深刻的美的内涵。“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 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紫袖是乐技的穿着, 红弦形容筝的优美别致的样子, 明月中是为夜晚的一种美好的景 “暗色渲染氛围。次句描写弹筝人似旁若无人,专注凝神弹筝。 “暗 低容”虽然不像琵琶亭里的琵琶女有很多的外貌的描写。 但是三 个简单的字引发人们的猜想臆测, 极富意境。最有名的莫过于最 后两句,“弦凝”指弹奏的一种状态, “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 绪上升到顶点的一种变化。 声停不意味着一种沉寂的感觉, 而是 有一种深情的感觉在里面。虽然《夜筝》与《琵琶亭》都是表达 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深刻含义。 但两首的写作方法不一样, 后者 在声音上着重描写,而《夜筝》只是附带略过,虽然写的是一刻 的感觉,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意味深长,可与琵琶亭相媲美。 在当时,筝与琵琶一样,都是雅俗共赏的乐器。这与筝的演奏风 格和所表达情绪相联系,表达了一种委婉、哀愁、表述秋思的情 感。文人通过吟诗来抒发对筝的喜爱, 用筝来抒发自己的满腔情 怀。白居易再一次把文学与筝乐艺术联系在一起。 (三)筝人合一 白居易在他八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