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作业六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单元作业六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 C 3.下列各句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C.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B D 5.古诗文默写。(5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 (3)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天下为公 而伯乐不常有 心忧炭贱愿天寒 (5)(黄石中考)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礼记》向我们描绘了古人心中未来理想社会的生活形态,目前我们国家也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下面是某班正在开展的以“身边细节看和谐”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他们首先围绕“让座”话题展开讨论。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以下活动。(5分) (1)【分析图表】从下边这份关于“让座”的调查统计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示例:①绝大部分乘客看见有年纪大、身体不好的人还是会让座的。②乘客中还有一部分人是不太主动让座和不让座的。 (2)【发表看法】调查中有人说:“你也花了钱,我也花了钱,凭什么我给你让座?”你觉得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示例:我认为他的说法没有道理,虽然从道理上说乘客花了钱就得有座,可是,我们应该想到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更需要我们的帮助,如果我们不去帮他们,我们的良心能说得过去吗?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10分)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以……为亲 憎恶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9.选文构想的理想社会具有哪些特点?(5分) 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二)(孝感中考)(16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学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②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有间③,曰:“已习其技,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④也。”有间,有所默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矣,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离席再拜,曰:“此曲确《文王操》⑤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益:增加、加深。③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④为人:作曲的人。⑤《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B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技也。 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 12.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4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作者)的过程。 D.乙文中孔子一直不换学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D 13.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5分) 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达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作者。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 (三)(18分) 卞和泣玉 韩非 楚人和氏得玉璞①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