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VIP

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宋代欧阳修评价此诗颔联:“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试分析这首诗的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妙处。 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景物的层次美,表现出环境的寂静和优美,而且景中寓情,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淡泊情怀。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二)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中“横”和“绕”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横”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东城而过,动静结合,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 4.颈联用了什么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偶,情景交融。天空的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缓缓西沉,似乎不忍离去,隐喻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尾联用了什么手法?有何好处? 化用古典诗句,着一“班”字,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 6.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D (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的氛围。 8.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作简要赏析。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一句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疏桐、孤鸿 凄清孤寂 (四)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