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春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3马说作业课件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 马 说 shí sì pián yé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其真/不知马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策之/不以其道 A 并列 称呼 吃一次 犹,尚且 怎么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C 顿,餐 同“饲”,喂 吃 用马鞭驱赶 马鞭 用 按照 它,代指千里马 大概 能够 能力,才能 6.根据提示填写课文中的句子。(4分) (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描写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表现“食马者”以“不知马者”的身份叹息没有千里马,借以突出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千里马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8.综合性学习。(11分) 学习完《马说》一文后,你所在的班级拟开展一次有关“马”的知识竞赛活动。假如你也是参赛选手之一,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马和人类同生死、共荣辱,经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成为我们忠实的朋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关于“马”的成语、谚语各两个,并写出两句关于“马”的古诗。 ①成语: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②谚语: 牛头不对马嘴 人奔家乡马奔草 ③古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产生了诸多英雄豪杰,也产生了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①赤兔马:___________  ②乌骓马:_________ ③的卢马:__________ ④黄骠马:_________ 吕布(关羽) 项羽 刘备 秦琼 (3)文字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见证,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象形字“马”。请你认真探究“马”字的演变过程,按照要求写出探究的结论。 ①从汉字的起源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汉字的发展探究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初的汉字是对实物形状的描摹。 汉字的演变过程是由烦琐到简单。 (一)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同“饲”,喂 正确的方法 C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尚且跟平常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2.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谈谈理由。(6分) 示例一:不同意。我们需要做自己的“伯乐”,主动展示才能,并不断完善自己。示例二:同意。如果“伯乐”没有慧眼,“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二)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马说》韩愈) 【乙】麟之为灵,昭昭①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②,非若马、牛、犬、豕③、豺狼、麋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 角者吾知其为牛,鬣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