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套新人教版.ppt

春学期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打包7套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下列选项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从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来欣赏音乐 B.有意识克服从琶音、断奏听音乐的误区 C.听懂音乐曲式的原理和作家的思想脉络 D.知道旋律、节奏等要素不一样的表现力 7.文章末段谈到“每一种艺术的欣赏都应如此”。请根据此段内容,就“如何欣赏艺术”这个话题,用下面句式作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论证合理。 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而不是……。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 欣赏艺术,最重要的是广泛接触艺术作品,而不是只读理论文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就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_ 8.下面是鲁迅《社戏》中与音乐有关的句子。请比较本文与该句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意图上有何不同。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鲁迅《社戏》 本文论述欣赏音乐的三个层次,意在引导读者学会欣赏音乐;《社戏》节选的句子描绘了“我”听横笛时的内心感受,意在表现月夜行船的美好心境。 9.书法之美,无可言喻。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九(1)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汉字书法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材料二:汉字书法以“文房四宝”为工具书写情感,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颜真卿作品的“庄严正直之美”、苏东坡书法的“潇洒飘逸之美”和毛泽东书作的“大气磅礴之美”都是例证。 (1)请概括以上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汉字书法是富有美感的艺术;汉字书法是书法家一生学识人品的反映。 (2)根据设置的情境,完成下面的对话。 王明:马上就中考了!哪有时间练习书法?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李华:_你这样说是不对的。汉字书法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练练书法,劳逸结合,既可以提高书写能力,又可以培养性情,传承中华文化,何乐而不为?你们说对吗?_ 张亮:李华说得对!时间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应该参加这项有益身心的活动。 第四单元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契合(qì)   窜着(cuān)  崖岸(yá)    海啸(xiào) B.拘泥(lì) 旷远(kuàng) 驱遣(qiǎn) 白沫(mò) C.歌谣(yáo) 苟安(gǒu) 怅然(chàng) 汹涌(yǒng) D.桥堍(tù) 鉴赏(jiàn) 宛如(wán) 企鹅(qǐ) 【点拨】A项,“窜”应读cuàn;B项,“泥”应读nì;D项,“宛”应读wǎn。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苏宇治获奖后,回到了家里,就得意扬扬地将奖状交给爷爷奶奶。 B.横跨在洨河上的赵州桥非常雄伟,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全长50.82米;永定河上的卢沟桥,桥长265米,卢沟桥的长度比赵州桥略胜一筹。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锺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点拨】“略胜一筹”指比较起来,稍微好一点。不能形容长度,用在该句中不合适。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 D.“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点拨】条件复句。 4.(攀枝花中考)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5.阅读下面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味作品的意境,获得美感的体验。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

文档评论(0)

清青文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企业方案、单位制度、操作规范、使用流程、培训资源,擅长K12资源整合服务……期待为您的职场带来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