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吸入疗法.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一、吸 氧 适 应 症 ;二、缺氧的判断;缺氧的判断;*;三、吸 氧 的 装 置;(一)氧气筒;氧气表;(二)鼻导管;(三)鼻塞法 ;*;鼻导管或鼻塞: 注意事项;鼻导管或鼻塞;?? ???;;普通面罩: 注意事项;普通面罩;?? ???;*;*;(六)氧气枕法;(七)麻醉气囊; (八)氧气管道化装置(中心供氧装置) ;中心供氧装置 ;注 意 事 项 ;3.用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定时测量脉搏、血压,观察其精神状态、皮肤颜色及温度、呼吸方式等;还可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疗效,以便选择适当的用氧浓度。 4.氧气筒内氧气不可用尽,压力表指针降0.5MPa时,即不可在用,以防灰尘进入,再次充气时发生爆炸。 5.对已用空和未用的氧气筒,应分别挂“空”或“满”的标志,以便及时调换氧气筒,以免急用时因错搬氧气筒而影响抢救速度。 ;氧气吸入浓度 ;氧流量与氧浓度的换算;氧气吸入疗法的类型; 治 病;氧气吸入疗法并发症及处理;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二、气道黏膜干燥;临床表现:;预防与处理:;发生原因: 1.慢性缺氧病人高浓度给氧。 2.吸氧过程中,病人或家属擅自加大氧气流量 。 临床表现: 神志模糊,嗜睡,脸色潮红,呼吸浅、慢、弱,皮肤湿润,情绪不稳,行为异常。;预防及处理: 1.对缺氧并二氧化碳潴留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为宜。 2.对慢性呼衰病人采用限制性给氧氧浓度24%-33%???氧流量控制 在1-3l/min 。 3.加强对病情观察将慢性呼衰病人用氧情况列为床旁交班内容 。 说明低流量吸氧的特点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和家属擅自调大吸氧流量。 4.血气分析动态监测下调整用氧浓度。 5.氧流量的调整、加强呼吸道管理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经过上述处理无效者应建立人工气道进行人工通气;发生原因: 在没有调节氧流量的情况下,直接与鼻导管连接进行吸氧,导致大量高压、高流量氧气在短时间内冲入肺组织所致。 临床表现: 呛咳、咳嗽、严重者产生气胸。 预防及处理: 1.在调节氧流量后,供氧管方可与鼻导管连接给病人使用。 2.原面罩吸氧病人在改用鼻导管吸氧时,要及时将氧流量减低。; 发生原因: 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纤维增殖以及由此产生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甚至失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体重儿,长时间高浓度氧气吸入会引起此并发症。 临床表现: 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临床上可造成视网膜变性、脱离,继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斜视、弱视,最后出现不可逆的失明。;;;;1、吸氧前应将吸氧对早产儿的必要性和危害性告知其父母。 2、出院前也应将出院后要对患儿的眼睛进行定期检查进行告知。 3、吸氧时间不宜过长、浓度不宜过高。 4、吸氧过程中应对吸氧浓度进行定期监测和记录。 ;发生原因: 吸氧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氧浓度高于60%。 临床表现: 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气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 。 氧中毒的特点是: (1)肺实质改变,如肺泡壁增厚、出血 。 (2)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病人即可有胸骨后灼热感、 咳嗽、恶心、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胸痛。 (3)吸氧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 (4)吸纯氧1~4天后可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有时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预防与处理: 1.严格掌握吸氧指征、停氧指征。选择恰当给氧方式。 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一般吸氧浓度不超过45%。根据氧疗情况,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浓度和时间,避免长时间高流量吸氧。 3.对氧疗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告诫病人吸氧过程中勿自行随意调节氧流量。 4.吸氧过程中,经常做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氧疗效果。5.出现氧中毒,立即降低吸氧流量,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光有爱还不够 只有责任才是对 患者最好的承诺;思考题; 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

锦绣中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