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隔震与耗能减震房屋设计简介
减轻地震灾害的途径:
“预”——地震预报
“防”——抗震措施
“控”——震动控制
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
刚性结构——地震作用太大,结构像碉堡,材料浪费严重
柔性结构——地震作用小,可避免共振,但结构水平位移大,影响正常使用
;延性结构——在保证一定强度的条件下,具备足够的刚度、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隔震结构——通过隔震装置将结构和地震动隔开,从而减小震动
消能减震结构——通过采取一定的耗能装置或附加子结构,吸收或消耗地震传给肢体结构的能量,从而减轻结构震动
制振结构——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主动地给结构施加控制力,改变结构的振动特性,从而减小结构震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USCUniversity)医院经受1994 年1 月17 日美国加州北岭6.7 级地震,日本West 大厦1995 年1 月17 日日本兵库县南部阪神7.2 级地震中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性能,这使得隔震技术越来越为广大的工程人员和社会所接受。
世界上首座使用铅芯橡胶支座的建筑是1981 年在新西兰建造的惠灵顿William Clayton 大楼,这是一座四层高的钢筋混凝土办公楼,紧靠惠灵顿断层。
1985 年,美国建成的加州圣丁司法事物中心是美国的第一座隔震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建筑。
1986 年在西昌市建成一幢采用石墨砂浆层隔震的建筑
;1995 年在新疆独山子建成一幢采用聚四氟乙烯滑移板隔震的房屋。
1993年在汕头建成第一幢叠层橡胶垫隔震房屋,已经受7.3 级台湾海峡地震考验
1994 年在安阳建成无黏结叠层橡胶垫隔震房屋。
目前隔震技术的应用程度在日本等国家,已经成为建筑的主导;我国将在2008年(在应用面积上)首次超过日本。 ;日本东京帝国饭店;汕头市陵海路38号,世界第一幢橡胶支座隔震住宅楼 ;沈阳在1996年就建成了国际上第一座采用滑移减震技术的建筑,现在是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的一座住宅楼,这座看似普通的砖混结构楼可以抵抗破坏力高达10度烈度的强烈地震而不倒。 ;J.A.Calantarients提出的隔震结构
下图是J.A.Calantarients于1909年提出的隔震结构(Base-isolated building )方案。这种隔震结构在建筑物结构与基础之间用滑石层隔开,地震时建筑物可以滑动。
中村太郎的隔震结构
上图是中村太郎于1927年提出的隔震结构方案。; 在这种隔震系统中已使用阻尼泵来耗散地震动的能量,并且在该建筑地下层柱的上下端采用铰接构造,建筑物可以水平自由移动。
柔性层隔震结构
柔性层结构隔震概念由Martel在1929年提出,由Green(1935年)和Jacobasen(1938年)进一步加以研究与完善;下图是真岛健三郎于1934年的柔性层结构。地震时,柔性层进入塑性,结构的刚度变小,结构的基本周
期延长,从而导致
上部结构所受的地
震作用减小。 ;滚动支撑类隔震系统
为克服柔性层结构所带来的缺陷,科学家们相继提出了多种滚动支撑类隔震系统,工作元件有球形和椭圆形等多种,但由于其隔震是有向性的,而地震是具有无向性,这些类型的隔震系统均未能推广应用。
;3.最新隔震技术
(1)隔震橡胶支座(The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隔震系统。
;;;应用实例
1994年1月17日,美国圣菲尔南多发生洛杉矶地震,震级M=6.7,死亡56人,伤7300人,损失很大。
震中附近有两座医院,一座为隔震结构,另一座为抗震结构。
;南加州大学医院(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ing Hospital)是橡胶支座隔震系统,这栋八层医院基础加速度为 0.49g,而顶层加速度只有0.21g, 加速度折减系数为1.8。
而抗震结构橄榄景医院(The Olive View Hospital)的底层加速度为 0.82g,而顶层加速度为2.31g, 加速度放大系数为2.8,由此可见橡胶支座隔震系统的优越性。
;中南加州大学医院;
中南加州大学医院在这次地震及其其后的余震中,6-8英尺高的花瓶等没有一个掉下来,建筑物内的各种机器等均未损坏,医院功能得到维持,成为防灾中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橄榄景医院在1971年
圣费尔南多地震中受
到较大损害,10年后
重建,并增加了抗震
强度。
在此次地震中,剪力
墙产生剪切裂缝,设
备机器、医疗机械及家具等翻倒,病历等资料掉下、散乱。而且水管破裂,各层浸水,建筑物不能使用,完全丧失了医院的功能。
一九九四年九月十六日,台湾海峡发生了7.3级地震,震源距离汕头市约200公里,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