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陶瓷概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陶瓷概论 三彩瓷器简述 目录: 三彩瓷器简介 三彩瓷器发展史 三彩瓷器的简单分类 三彩瓷器的制作过程 三彩瓷器的简单鉴别 三彩瓷器简介: 在大众惯常的意识中,“三彩“即是“唐三彩”。人们常常是在琳琅 满目的马、驼、俑、罐、瓶、壶、盘的唐代“三彩”仿制品中认识“三 彩”艺术的。“唐”为时代,“三彩”指工艺。“唐三彩”应专指“三 彩”工艺历史发展特定阶段(唐代)作品的统称。它的内涵和外延不 能囊括“三彩”艺术各历史阶段的全部特点,更无法反映现代“三彩” 艺术的风貌。如何给“三彩”艺术一个较为准确的命名? 文物及传统工艺命名的一般惯例为首次发现地原则。“三彩”器 首先是在洛阳发现的,“三彩”工艺品也是首先在洛阳被大量仿制的, “三彩”工艺也是在洛阳被创新和发扬光大的。基于这样的现实,称 “洛阳三彩”是恰当的。此论被本书作者于2008年3月在中国工艺 美术协会组织的全国工艺美术普及工作河南省工艺美术品种论证会 上首先提出后,获得认可。并在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全国工艺美术 行业普查工作办公室2009年7月的《中国工艺报告一全国工艺美术 行业报告书》中正式认定。这意味着“洛阳三彩”成为中国工艺美术 的独立门类。 三彩瓷器发展史简介: 三彩陶器始于南北朝,兴于初唐,故称唐三彩。三彩器,有黄地 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墨地三彩、酱白地三彩、虎皮三彩。还 有釉下三彩,即由青花、釉里红和豆青三种釉下的色彩组成,它是康 熙时期一种特殊品种。 汉代 “三彩”脱胎于低温陶釉,在西汉中期开始烧造,东汉盛行,先有“汉 黄釉”。后有“汉绿釉”,再有一器三色釉,“三彩”工艺大形初现。 南北朝 “三彩”已经黄、绿、褚三色并用,胎土已用瓷土,三彩工艺基本成 形。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的生产建筑琉璃的场所。 唐代 初唐、盛唐兴厚葬之风,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富商大户竞以三彩器 物为殉品,庶人效之。造型雍容华贵、色彩饱满明快、雄健丰腴,此 为三彩之第一个高峰,“安史”之乱后衰落。 宋代 “宋三彩”釉色淡雅、沉静含蓄,意境深远,重器表装饰工艺,使用 功能由地下转为地上。“三彩琉璃”流行,1049年,河南开封建造 开宝寺琉璃塔(惯称“铁塔” )o 明代 “三彩琉璃”进入全盛期,建筑用“三彩琉璃”大量用于殿堂庙宇, 宫廷所用建筑琉璃开始在南京聚宝山,后在北京琉璃厂进行烧造,为 “明三彩”之代表。 清代 康熙年间,景德镇瓷匠根据釉上彩技术推出不加红色,以黄、白、蓝 为主的陶釉新品种“素三彩”; 三彩瓷器的简单分类: 三彩-黄地三彩 康熙朝与黄地三彩工艺类似的还有绿地、米地、紫地等三彩形式,就 黄地三彩而言,先在素胎器上刻花,然后施彩,釉面肥润,色调鲜 明,纹饰层次清晰。康熙朝的这些色地与彩绘均为低温含铅釉,烧成 后釉面和彩釉的硬度较高,有自然氧化作用形成的“光晕”现象。这 也是鉴别康熙三彩真伪的重要根据之一。 三彩-墨地三彩 墨地三彩是康熙三彩中最为名贵的品种。先在器上施以绿釉,复施墨 釉,即成墨色地,再以泛紫的深墨笔道勾描花卉、禽鸟、荷莲等图案, 填绘黄、绿、紫、白各色,谓之墨地三彩。其笔画娴熟,层次分明, 刚劲有力,传神自然。康熙墨地三彩为民窑产品,在当时供孝家之用, 产品少,因而十分珍贵,康熙墨地三彩器,目前国内少见,有些早年 流散到欧美一些国家,法国罗浮宫艺术博物馆就收藏有我国康熙墨地 三彩大花瓶、大罐、大棒槌瓶、观音尊等。由于它的珍贵,传世品中 仿品不少,多为光绪及民国时的仿作。 三彩-虎皮三彩 虎皮三彩康熙三彩品种之一。用黄、绿、紫三色釉间隔混杂点染于器 表,经烘烧,自然晕散形成不规则的,似虎皮状的斑块,谓之“虎 皮三彩”,也称为“抹三彩” O虎皮三彩常用于盘、碗和福禄寿三星 人上。清末至民国有仿品,鉴别时要注意真品胎骨细腻,较沉重,釉 面光亮坚致,虎皮斑大小不一,自然垂流,仿品大多彩斑为人工点染, 形态刻板。 三彩-釉下三彩 釉下三彩,又称“釉里三彩”,釉下三彩是淸代康熙时期创烧于景 德镇的一种高温装饰彩瓷。它以氧化钻、氧化铜、氧化铁3种元素 为着色剂,再罩以透明釉而烧成,集青花、釉里红、豆青3种色彩于 一器。这一品种其实是在青花釉里红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青色。由于 3种高温彩对温度的要求各有不同,对窑室气纷的要求也有差异,因 此能把它们集中于一器,并能使3种彩料的发色恰到好处,极不容易。 因此,釉下三彩器的出现,证明了釉下彩的工艺大犬提高了一步。也 许是由于烧造难度较大的缘故,传世的康熙釉下三彩器甚少。民国时 期有少量的仿造品。在广东省博物馆的陶瓷藏品中,恰巧这两类的品 种都有。现选其中典型的几件介绍如下,并探讨康熙器与民国仿品的 异同。淸康熙朝烧造量不大,传世品更是极为少见。 三彩-宋三彩 继唐代之后,宋代仍继续生产三彩器,磁州窑系各窑及河南的登丰、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