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书法临摹与创作.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书法临摹与创作 书法学习与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学习一样,都有其本身固有的法则与规律。这些法则与规律、技巧与方法,只有通过不断临摹学习才能掌握。现代人书写的工具与古人大不相同:古人用毛笔书写,从篆隶入手;而今人用圆珠笔、钢笔做书写工具,书写讲究方方正正,横平竖直。长时间习惯性书写,让我们对书法艺术审美停留在实用性上。这种认识与书法美学是背道而驰的,习惯性书写得越多,习气就越重,书法审美越趋向世俗化。提升书法审美最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临帖,在碑帖中发现书法内在的美。临帖是重新认识书法,去掉不合法度书写的不二法门,是通向书法的必由之路。历史上没有哪一位书家不把临帖当作学书的毕生功课。只有亲近古人,与古为徒,才会入帖,走进书法世界。 我们常说以古为师,学书要找到一个好的老师,这个老师就是碑帖。如何选择好的碑帖?首先要选择与自己的气质、审美取向相吻合的法帖,如有人喜欢清逸、俊朗的,有人喜欢静穆、沉稳的。现在碑帖多,版本又多,选对了能事半功倍。晋唐是书法的巅峰时期,从三国时期的钟繇,晋代陆机、“二王”,到中唐诸家,可以说大家辈出,名帖数不胜数。书法到唐代已完成了五种书体的演进。真、行、草是在隶书中演进过来的。王羲之变法,由古法创立新法,这里的古法与新法指笔法,也就是篆籀法和一拓直下笔法。时至今日,我们都在运用这两种笔法。魏晋南北朝是政治上动荡,而人的思想非常自由时期。隐士是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时代符号,他们的书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心灵的书写。不像唐以后的文人为科举制度规范而书写,而宋人君臣共治的家国情怀,让以后的文人很难逃离科举制度对书法的规范,再也没有“竹林七贤”的魏晋风度,取而代之的是“进亦忧,退亦忧”的文人情怀。因此说晋唐法帖是学习书法的源头活水。 初学者可从小篆入手,小篆中锋行笔,没有字形的变化,没有提按,主要是培养书写的平衡能力和练习书法线条。这种线条与草书的线条是相通的,在怀素、黄庭坚、祝允明的书法作品里都有这种线条。小篆的练习,容不得你半点分神。学书像禅修一样,首先是静。当听到笔在纸上行走的声音,你才会进入有质量的书写中。东汉存有大量的碑刻,可以说流派纷呈,群星灿烂。“康有为曾说,骏逸则有《礼器》《封龙山》,疏宕则有《西狭颂》《孔宙》,高浑则有《杨孟文》《杨统》,虚和则有《乙瑛》《史晨》,凝整则有《衡方》《张迁》。”这些碑刻都是步入汉碑堂奥的门径。钟繇乃正书之祖,字体古雅温厚、方劲古拙,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带有八分书意味,字形宽扁,从隶变而来,有股清和简远的气韵。王羲之的《黄庭经》《东方朔画像赞》《乐毅论》,清雄雅正,意境高远,静气逼人。王献之的《洛神赋》,用笔挺拔有力,结体宽敞舒展。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雁塔圣教序》,笔势纵横清晰,意趣天成,总体结构方中见扁,多横势,运笔牵丝暗连,俯仰呼应,气息盈满,妙笔生花,用行书的笔意书写楷书。《怀仁集王书〈圣教序〉》乃唐怀仁用20多年时间集王羲之行书真迹成文,保留了其书原貌。全文2000余字,字数多,容量大,作品中行、楷、草各种字体皆有,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临书楷模。王羲之《兰亭序》及行书手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争座位帖》,杨凝式的《韭花帖》,苏轼的《寒食帖》及手札,米芾的《苕溪诗帖》《蜀素帖》,赵孟的《闲居赋》《前后赤壁赋》,赵之谦的行书手札,等等,都是习书的经典法帖。 《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书法论著,它提出了“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观,内容主要是学书体验及学习书法的一些基本原则。它不仅是一篇文笔优美的书学理论文章,也是草书艺术的理想典范。其书法融合质朴与妍美书风,中锋、侧锋并用,笔锋或藏或露,忽起忽侧,随时都在变化,笔势纵横洒脱,达到心手相忘之境。《书谱》前面部分在理性地追摹王羲之,后面部分更多的是学习王献之和唐人风尚。在用笔上,有人说王羲之《十七帖》是剑客,而孙过庭《书谱》是刀侠。《书谱》中一拓直下笔法使用得酣畅淋漓,让人直叫过瘾,轻重对比明显,作品有种外拓的视觉冲击,是学习草書的重要法帖。如果说《书谱》是刀侠,怀素《小草千字文》就是棍僧。在《小草千字文》中,怀素41岁时写《自叙帖》的那种酣畅与洒脱没有了,展现出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风格。也许这是一个禅修老者的书法观,读怀素的作品没有了读《书谱》时的那种激动,多了几分恬淡与真趣。有人说后王胜前王,五六年前笔者也喜欢王铎,跑到前辈家中借来许多法帖,认真研读,认为写草书王铎是绕不过去的高峰。但王铎的内心总有“做贰臣”的纠缠,他的书法也是缠绕得太多;而怀素《小草千字文》就十分简省,用一笔能表达绝不用二笔,大道至简。 2000多年的书法史,名家、名碑帖多如牛毛。如何临帖?首先要明确目标,所谓目标就是阶段学习重点。如练习线条、笔法、结字,初学可以分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