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隆御笔书法的三个代表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今年是清高宗乾隆(1711-1799年)诞辰300周年纪念。作为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皇帝之一。也是趣闻轶事最多的一位皇帝,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其书法上溯赵子昂,心追手摹,功力极深。擅长楷书、行书,风格圆润秀慧,是清代帝后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清代帝王书法的代表
中国历代帝王,由于生活条件与所处文化条件极为优越,他们所受的艺术陶冶远比一般人要好,因此善书者不乏其人。早有汉明帝“创立鸿都学,以积奇异”:魏武帝曹操文治武功。称雄一世。且以翰墨独领风骚;梁武帝萧衍雅好文艺,搜罗至广;唐太宗酷好书法,尤其对王羲之推崇备至;宋徽宗书画兼长,首创瘦金体;明宣宗能书能画。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后,清初及中期诸帝也多工诗文翰墨,其中,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书法最好。康熙喜好明董其昌书,乾隆尤爱赵孟頫书,众皆仿效,成一时之风气。但在清代帝后书家中,乾隆皇帝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乾隆自幼就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大学士梁诗正等赞其曰:“皇上性契义爻。学贯仓史,每于万机之暇,深探八法之微。宝翰所垂。云章霞采。凤翥龙腾。综百氏而集其成,追二王而得其粹。又复品鉴精严。研究周悉,于诸家工拙真赝,如明镜之照,纤毫莫遁其形。仰识圣天子好古勤求,嘉惠来学,甄陶万世之心,有加无已。”乾隆的书法从学习赵孟頫入手。他本人雅赏赵孟頫的书法。心慕手追,身体力行。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正是由于乾隆本人的偏好,直接影响到乾隆一朝甚至有清一代的书坛风貌。他对于元代书法家赵孟炳的推崇。使得朝野书风“转趋丰圆”。所谓“香光(董其昌)告退。子昂(赵孟頫)代起”。乾隆是今天留下题字最多的一位皇帝。其传世的书法作品十分复杂。既有亲笔。也有代笔,有真迹,也不乏赝品。北京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帝后书法中。乾隆的作品占了近一半,可见乾隆对书法的酷爱程度。
帝王书画题跋的代表
清乾隆帝弘历一生酷爱书法,身后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存世墨迹仅故宫博物院就藏有2000多幅。而他在古代书画和当时的名家绘画中题跋题诗不下万段,为历代帝王之冠,堪为表率。
乾隆可谓是一个多面手,绘画、书法、作诗等无一不精。其于书法方面下的功夫也是最多的。乾隆存世的书法有御批、御览、题诗、题匾、立轴、对联等等。其行政批示是有清一代的重要档案;读书眉批是记录其思想轨迹、学习心得、创作过程的重要史料;题诗题匾一方面是其统治天下的手段,也是其艺术创作的一翼;立轴对联则主要是其书法创作的成果,也可以说是清代宫廷艺术创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康熙、雍正都崇尚晚明书法家董其昌,追求皇家气象,但用笔爽利,结字严谨,于威严处透露些许书卷气。乾隆也是遍临历代法帖,最终选择宋末赵孟頫作为自己的范本。不知道赵孟頫降元为官之事在他内心的天平中有多大的分量。但赵宇的圆润婉转、秀美流畅符合他的审美追求。也贴近他的处事方式,所以,乾隆把赵字往妩媚方面推向极致,于圆熟处见大方,楷书中有行书笔意。行书中又有草书意味。四方勾连,其作品圆润秀丽、流畅自如,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具有承平之象。
皇家书法体势的代表
乾隆善楷书、行书和行草书。未见有篆书、隶书传世。其中以行书最好。目前最早的行书见于其22岁时所绘《九思图》卷和《三余逸兴图》卷上的题识,作于雍正十年(1732年),书法清秀柔润,追求赵书风韵。其楷书主要用于写经。草书多为临帖之作,有时也用章草。有论者称:“乾隆皇帝喜欢写字。但很少有人称其为书法家,从书法艺术角度来看。他的字平整规格而缺乏才气,他仰慕魏晋的二王却少有大家的气度风范,追摹元代赵孟頫而无赵字的雍容姿媚。临习明代董其昌而乏董字的平淡天真。研究书法的行家戏称其书为‘面条字’”。诚然。观察其传世书法,创作时间跨度长达68年。但其书法滑、软的面貌却基本没有大的变化。然而,乾隆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法家,对于这样一位自古罕有的皇帝书家,其作品自然有着与一般名家书法不同的独特价值。
关于乾隆书法的师承。不见文献记载,但从其传世作品看。早年学的是其祖父康熙。而康熙帝的字受其老师沈荃的指导,康熙曾言“沈荃教朕字尽六十年弗衰”。沈荃的书法则师法董其昌和米芾。上溯至晋唐诸家。故乾隆帝早年之书,较多地受到董、米、钟、王的影响应该是可信的。约中年以后,乾隆帝酷爱赵孟頫的字。在他的影响下。清中期的书风从尚董转为崇赵。乾隆帝不仅大力提倡群臣学赵书,而且自己也临仿不息。力求肖似。
从乾隆帝中后期传世之作分析。他的书法确实有赵字的秀媚之体、流润之笔和飘逸之韵,正如书法评论家马宗霍《岳楼笔谈》所说:“其书圆润秀发。盖仿松雪”。但马宗霍只说对了一半。乾隆之书除有较多的赵书遗风外,还有董书秀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