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提纲.docxVIP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讲义提纲 ? ? 近代西方的民主制度受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建立了间接民主制——代议制,选举代表管理国家,核心是议会。近代西方代议制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前者又分为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后者又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它们的代表国家分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在建立近代民主政治的过程中,西方的法律则受到罗马法的影响,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和《民法典》等,或以罗马法学说为理论基础,或以罗马法为蓝本。 ?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属于议会君主制: 1、议会权力至上:1689年《权利法案》明确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2、君主统而不治:1717年,英王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成了实际上的首相,英王的行政权转移到内阁,英王基本“统而不治”。 ?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 1、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历史原因: ①英吉利民族素以崇尚经验、珍视传统、善于妥协而著称于世 必修3英国启蒙思想的特点:推崇经验理性(或实践理性),尊重传统经验,反对“另起炉灶”。 英吉利民族的智慧:始终在经验中求实——“旧瓶装新酒”(旧形式、新内容)。 ②13世纪初以来《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法律至上”的宪政传统 页36“历史纵横”,1215年《大宪章》63个条款,如国王不得擅自征税、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③13世纪中后期议会制形成了国王与议会共治天下的政治协商传统(等级君主制,页33) 页36“历史纵横”,1265年首次议会,议会逐渐获得参与立法、控制税收和监督政府等法定权力。 《权利法案》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两大政治传统。 ? (2)现实原因: ①经济上,17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经济、政治力量日益强大 政治力量强大:进入下议院的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增多,有自己的要求,如进一步限制王权。 ②政治上,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议会掌握了废立国王的权力和国家主权 1640—1688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又称为英国内战,即议会与国王之间的斗争。 革命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破坏了英国政治传统 1603年英吉利王国都铎王朝女王去世,未婚、未有子女,由其远亲、苏格兰王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继承王位。外来的斯图亚特王朝国王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无视英国的政治传统,实行国王专制统治,如不通过议会强行征税,甚至一度取消议会,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产生矛盾。 革命经过: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议会处死查理一世,1649—1660年建立共和国(亦不合英国政治传统);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有条件”复辟,反攻倒算;1688年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邀请其女玛丽及其女婿荷兰执政威廉继承英国王位(“双王共治”,页36加冕插图),即“光荣革命”——议会由此掌握了废立国王的权力和国家主权,标志革命结束。 《权利法案》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 ? (3)目的:①吸取复辟王朝反攻倒算的教训;②保留和限制王权,保障议会权力,巩固革命成果。 议会和新国王之间互有妥协:新国王接受《权利法案》;议会保留国王,不以共和国为目标。 ? (4)意义:《权利法案》共13条。页37“学思之窗”,从内容推测其意义。 ①否定了君权神授,限制了英王实际统治权,英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王权由神授到法定,仅为行政权,且受议会监督、法律制约,如不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止法律、无权征税、无权保持常备军等。“王权有限”“法律至上”,此前政治惯例也。 ②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事权和监督权,明确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 ③结束了英国君主专制,初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何谓“初步”?一是当时英王仍有行政权;二是当时议员选举有资格限制(页37“历史纵横”)。 ? 2、意义:①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控制议会);②议会统治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和暴力冲突。 ? 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发展:沿着上述“初步”两个含义的维度而变化,故曰发展。 1、英王基本“统而不治”和责任内阁制的逐渐形成: 背景: ①16世纪初以来形成英王召开内阁会议、商讨国家大事的政治传统 ②18世纪初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 标志:1721年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辉格党的首领,实际上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内容: ①英王不负责,统而不治。英王是国家元首,是英国和英联邦统一团结的象征。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的首相,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 ③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对议会负责。必须在

文档评论(0)

秋秋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