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提纲.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讲义提纲 ???? ????鸦片战争后,双重压迫和剥削导致中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暴动不断,规模最大者是太平天国运动。 ?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851—1856年):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东南各省的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①外国资本主义对东南各省的侵略,给南方人民带来新的灾难(民族矛盾) a战时掠夺、战争赔款、更加猖獗的鸦片走私、洋货大批涌入东南各省→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农民赋税负担加重(用银纳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价格下降(以银价表示的价格)→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b洋货大量涌入东南各省,手工业者、农民大量破产,无生活出路,成为暴动的潜在力量。 c对外贸易中心北移上海、外国商船从事货运,东南地区失业人口增加。 ②清政府加紧搜刮参战省份人民,导致东南各省阶级矛盾的激化 下表为鸦片战争赔款来源比例统计表。强制性的商民捐银加重了百姓负担。 省 ?区 ? 官 ?民 ? 广东 江苏 浙江 安徽 省库官款 商民捐银 69.95% 19.31% 6.61% 4.13% 72.93% 27.07% ? (2)1846—1850年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 (3)西方宗教对南方的影响 信仰上帝“无灾无难”、人人平等、共享太平等思想对封闭地区的愚昧民众有吸引力。洪秀创立拜上帝教,吸引信徒,最后起义。起义军一路焚毁学宫、文庙、佛寺、道观、城隍庙等。 (4)人口剧增,加剧人地矛盾、社会矛盾 道光年间增至4亿多,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人均耕地数急剧下降。导致:垦荒——造成生态破坏;移民——填四川、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叛乱——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 ? 2、起义准备:(1)洪秀全在广东花县创立了“拜上帝教”,目的是推翻清政府;(2)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创立了“拜上帝会”,发展信徒(1850年年底,一万人左右)。 ? 3、起义与建国: 时间:1851.1.11(洪秀全生日)。地点:广西桂平县紫荆山区金田村。 国号:“太平天国”(“天国”系基*督教概念)。 太平天国的纪年方式特别:国号纪年+干支纪年。不以清帝年号纪年,表明不承认清政府统治。 ? 4、迅速发展:页54“示意图” 1851金田首义→东*乡称天王→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2年占武昌→1853年弃武昌,沿江东下→1853年占南京,改称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政权)。 ? 5、走上全盛: (1)军事上:处于战略进攻态势,西征、东征取得重大胜利 背景——清廷之对策: ?①咸丰帝命令各地办团练(页55,团练,即地方民兵),湘军兴起。 ②在南京附近建江南大营,在扬州附近建江北大营,包围天京。 表现——太平军之征伐: ①北伐(1853、5—1855、3):失败,但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1853、5—1856、4):胜利,占领武昌、九江、安庆长江三大据点,巩固了天京。 ③东征(1856年):胜利,破江北、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 ? (2)政治上:1853年颁布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争取农民支持;建立大同理想社会(天下为公,一切公有)。 内容:①土地分配: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系土地国有农用。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国库),用度平均使用,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 评价:①革命性:是农民反封建斗争、要求获得土地的思想结晶。②落后性:实行小农经济和绝对平均主义,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结果:无法实施。原因:客观上,没有安定的环境;主观上,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根本)。 页55太平天国“田凭”信息:1862年;常州府金匮县;自置(买)田“完纳银米”说明承认土地私有,从一个侧面说明《天朝田亩制度》没有实施。 ? 二、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1856—1864年): 1、背景: (1)天京变乱(1856年):逼封、滥杀、平叛、出走;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2)清军反扑:陷武昌、九江,围安庆、天京。 ? 2、表现: (1)政治上: ①起用新人,重建领导核心——洪仁玕为干王;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等等。 ②提出新方案——1859年《资政新编》(未实施)。 内容:法治、公众选举官吏;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办新式学校等。 评价: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与《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矛盾。 (2)军事上: ①1858年破江北大营,1860年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1858年三河镇大捷,解安庆之围。 ②东征苏浙:1860—1861年,占常州、苏州、杭州、宁波等,开辟苏南、浙江两个新根据地。 ③进攻上海:1860年,遭遇英法联军袭击,失败。 ? 3、失败 (1)表

文档评论(0)

秋秋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