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宫廷用酒介绍
1? 清宫用酒的构成
清宫之中,酒的构成种类前后变化不大,但皇帝的喜好与具体的品种则有较大不同。
由于档案的缺失,顺治年间宫中用酒的情况不详。至康熙年间,一份皇帝出巡的档案[1]显示,当时备带的酒主要有两种:黄酒和奶子酒。其中,酒醋房备带:“玉泉黄酒六坛,汇泉黄酒二坛,木瓜酒二坛,共一千斤。白酒二大瓶子六十斤。”膳房备带“酸奶子酒四篓二百五十斤”,“酸奶子酒一篓七十斤”。此外,阿哥五人每处“酸奶子酒各一篓四十斤”。由于该档案年份不详,不能确定其出巡何处以及出巡周期,进而判断每日的用酒数量。当然,这并非宫中用酒的全部种类。康熙朝《大清会典》记载:“凡大小筵席应用甜酒、乳酒、烧酒、黄酒,俱照礼部来文,如数办送。”由此可知,清早期筵宴是各种酒混用。此中的乳酒、烧酒、黄酒较易理解,至于甜酒就是江米酒。
雍正时期,宫中用酒种类很多。除了筵宴用的烧酒、黄酒外,宫中还有多种酒。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令养心殿造办处制作酒牌,多达16种,主要有“松林瓮头春酒、松林瓮中香酒、松林太平春酒、八仙太平春酒、陈皮伏酒、橙子酒、延寿酒、八珍酒、伏酒、金生露酒、银酒、木瓜酒、白荔枝酒、玉泉酒、惠泉酒、清白酒”。单从酒的名称来看,玉泉酒、汇(惠)泉酒是康熙时期宫中的常用黄酒;清白酒应与此前两种酒不同,当属烧酒;橙子酒、木瓜酒、白荔枝酒应是果酒;陈皮伏酒、延寿酒、八珍酒都应属于养生保健酒。在清代,“凡是以花果所酿者,皆可名为‘露’”[2],所以金生露酒亦属于保健酒。从制作工艺上讲,这些酒也属烧酒。至于松林瓮头春酒等则不得而知。
在这些酒中,保健酒值得注意。雍正皇帝对保健酒非常有兴趣。早在皇子时期,即在王府内配制龟龄集酒。继位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未曾想起。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六月,雍正方又忆起此酒,即令人在宫中和雍和宫查找是否有龟龄集药方或龟龄集药。最后,雍正不但找到了药方三种,还在雍和宫找到了府内制造的龟龄酒。可惜的是,由于制作年久,只有十斤尚可饮用。对此,雍正皇帝非常高兴,令人将这些酒妥善收藏,并将雍和宫有打过龟龄集的全套家伙一份,取来使用。此后,宫中大量制作此酒。雍正皇帝不仅自己饮用,亦经常赏赐王公大臣。
乾隆时期,宫中用酒趋于稳定。乾隆登基之初,宫中用酒仍然沿用前朝旧制。至乾隆中期,玉泉酒成为宫中最为常备的用酒,频繁出现在皇帝御膳、筵宴等场合。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规定了筵宴用酒的数目。问题在于,早在康熙时期玉泉酒已经出现,雍正时期宫中延用,而乾隆时期的玉泉酒使用与此是否完全相同,尚待进一步考证。此外,在筵宴蒙古、回部等少数民族时,也依然会使用葡萄酒和乳酒。
乾隆皇帝也非常注重饮酒器具的制作,特别是他喜欢的玉器。早在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九月初八日,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传旨乾隆皇帝“要玉酒器呈览”[3]。鉴于当时宫中优质玉料供应不足,乾隆皇帝不能尽情制作。至平定回疆以后,乾隆皇帝开始大量制作玉质酒具。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十一月十一日,两淮一次送到玉群膳碗40件、玉酒膳盘46件、玉小酒盅10件。[4]不仅如此,宫中还有饮酒助兴用的酒令工具。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十二月初四日,太监胡世杰交花梨木匣一件,内有酒令一副,包括“象牙骨牌32件、木牌子大小2件、各式枚马19件、象牙骰子8个、象牙牌子12件”。
乾隆以后,宫中用酒仍然以玉泉酒为主。不过,宫中的各项制度都是以皇帝为中心,若有需要,皇帝也会进行调整。宫中用酒也是如此。嘉庆、道光等皇帝在没有改变玉泉酒为中心的情形之下,又大量使用一种白酒,每年使用的数量几乎与玉泉酒相当。但咸丰以后,宫中玉泉酒的用量大增。咸丰四年(公元1854),宫中玉泉酒的用量达到了2 300余斤。[5]至光绪年间,在慈禧太后的影响下,玉泉酒的用量又达到新的高峰。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宫中“每日供应皇帝4两;慈禧太后1.25斤;内廷其余长辈妃嫔每人3两,此外慈禧太后还要添用1.25斤”[6]。
2? 清宫酒的用途
对于普通人而言,酒既可用于款待宾客,亦可用于怡情消闲。对于宫廷而言,其意义更大,用途更广。至于清代宫廷之中,玉泉酒的地位非常突出。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以前,玉泉酒每年用至一万余斤,自二十四年起至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每年约用玉泉酒七八千斤不等,至乾隆三十二年以后每年只用二千余斤,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更是减少至七八百斤。玉泉酒用量如此之多,与其广泛的用途密不可分。
首先,奉先殿致祭。奉先殿是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于清顺治十四年重建。按清制,凡遇朔望、万寿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