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凤新湖龙狮制作技艺
双凤新湖龙狮制作技艺是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双凤人喜舞龙耍狮,由来已久。清同治年间,湘军首领曾国藩是个“龙狮迷” ,经常在 军营中开展舞龙耍狮活动。一旦打了胜仗,军营里是一派龙腾狮跃、锣鼓喧天的热闹场面。 1864 年,他带兵攻陷太平天国首府天京(今南京)后,其部属及后裔逐渐分散、流落到长 江南北,其中一部分落户到太仓双凤,从此将湖南人制龙狮、舞龙狮的技艺带到双凤。
自湘军及其后裔落户双凤后, 苏北、 河南等地逃荒要饭及行乞丐帮也逐渐来此落户, 他 们也将祖传谋生之艺带来,使双凤成了民间演技融合之地。除太仓本土“乡下狮子”外,还 有湖南曾家“武打狮子” ,苏北盐城、阜宁的“江北狮子” ,河南开封罗山的“中原狮子” , 以及丐帮行乞用的“手狮” 、“线狮”等。龙灯的品种也很多,除本地的布龙外,还有草龙、 荷花龙、断龙,以及丐帮行乞用的“板凳龙” 、“线龙”等多种。
舞龙耍狮的兴旺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1966 年仇国良任新湖镇文化站长(后与双凤文化 站合并),他发现舞龙耍狮这一埋藏已久的民间艺术瑰宝后,就深入到当时的新跃、新立、 南圩、新胜和新星村,对其历史形成、历史演变、制作工艺、演出技艺、锣鼓曲谱和艺人身 世作了全面调查。 二十世纪 70 年代,他在下乡苏州知识青年中挑选了 20 名有文艺基础的男 女青年,组成乡文艺演出队,并办了文艺工厂,将制作双凤龙狮技艺与武术、舞蹈、杂技融 合在一起。同时,对原有的锣鼓曲谱也进行了改进,使节奏更加热烈、明快和流畅。道具制 作上也采用新工艺、 新材料,使得这些龙狮外形更漂亮、 更生动活泼。 以后的双凤文化站站 长徐松明、 邬雪峰等多年来继续在挖掘、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 并推动了 龙狮表演队和滚灯表演队的组建和发展。
近几年,四川、湖北、广东和福建等地不少打工者落户双凤,他们受龙狮艺术感染,将 湖北麻城的“鄂狮”和广东、闽南的醒狮(又称南狮)也带到双凤,先后建立了 8 支龙狮演 出队。每逢年节时,双凤镇处处呈现一派龙腾狮跃、鼓乐喧天的景象。
现在双凤的龙狮表演阵容整齐、装备精良。每场演出,至少有 4 只北狮、 1 只南狮、 2 只小狮。大木球、梅花桩、高坛和跳板等样样齐全。演技上扑、缩、纵、跳、滚和腾功夫着 实,既能将文狮的搔痒、舔毛、钻穴和抖毛等神态表演得淋漓尽致,又能将武狮中蹬坛、上 桩、腾云、踩球、采青和滚跳板等高难惊险动作表演得得心应手。舞龙则有“龙出宫” 、“钻 龙塔”、“龙打滚”和“蛇吐壳”等。除采用江南的“流水” 、“走马灯”和“急急风”等锣鼓 经外,还穿插“擂鼓” 、“高七星”等南国的锣鼓谱,显得格外雄浑、铿锵有力。先后为太仓 撤县建市庆典、太仓历届春(秋)季商贸会和太仓港奠基等活动演出。常熟、嘉定俄青浦等 地举办艺术节,以及国际著名企业开业也都来邀请表演。
除双凤龙狮品种繁多,演技精湛外,双凤制龙扎狮技艺也十分高超、产品畅销海内外, 并能为国家级大型活动设计、制作演出道具。
仇国良最早制龙扎狮是为文艺演出队使用, 后来他创办了民间工艺美术厂, 制作的龙狮产品 受到社会上普遍的欢迎。以后又推出彩灯、宫灯、剪纸、戏剧舞蹈服装、荡湖船和龙凤船等 产品,同时为各地电视、电影、戏剧和杂技制作道具、服饰。 1990 年,为北京亚运会上制 作了两条龙,以后又为上海全国农运会、江苏省农运会(宜兴赛区) 、浙江省丝绸节和上海 国际艺术节等制作了有关龙狮产品。 不少专业文艺团体也到双凤定制道具, 如安徽省黄梅戏 《秦香莲》赴美演出、南京杂技协会赴日演出、盐城杂技团赴新加坡演出、以及电视剧《水 浒传》、《杨家将》等。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双凤龙狮产品进入海外,高雄中华台 北柔拳武术协会、 澳大利亚扬式太极拳社和全日本刀道联盟等武术界也用上了双凤的狮子或 龙灯。 1996 年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春节联欢会上的两条金龙,也是出自双凤艺人之手。
双凤龙狮制作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狮的制作分狮头(包括下巴、颈圈、耳朵、尾等) 、狮身和狮脊等部分。
狮头制作首先用泥捏成狮头形状, 然后用玻璃钢翻成模子, 再用玻璃钢浇铸成狮头。 狮 尾、狮耳都用此法。其次,做颈圈。先在颈圈上装竹箍(使其刚) 、把手(舞狮用) ,饰上修 剪好的毛边,依据花纹上色,使其色彩鲜艳。第三,做下巴。油漆后装橘黄色毛,毛长 30 公分。然后是做耳朵、 嘴、颈圈毛、头饰花、眼睫毛、 铃铛和舌头等配件。 最后环节是组装。
狮身的制作以布(最好棉布)为材料,根据狮身长短定尺寸,分内外两层,每隔 20 公 分缝上 30 公分毛,三道浅黄,一道橘黄。脊身用红毛。
狮脊制作时用海绵做内底,再用装饰布包裹。 然后将狮身、尾巴安装在狮脊上,在狮身 内层装带子,供舞狮人缚在身上。舞狮人一般着灯笼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