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2016)教材.docVIP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2016)教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 I I I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Guideline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zoning of tsunami disaster TOC \o 1-5 \h \z 前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工作原则 3 1分尺度原则 3 2可靠性原则 3 3综合性原则 3 4?4 一致性原贝lj 3 5工作程序 3 5.1资料收集 3 2潜在海啸源确定 3 3风险分析 3 5.4风险区划 4 5.5成果制图 4 6报告编制 4 6国家尺度评估和区划 4 6.1工作目的和技术路线 4 6.2资料收集与处理分析 4 3潜在海啸源确定 5 4模型建立 6 6.5模型验证 6 6.6海啸数值模拟计算 6 6?7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 7 6.8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8 9评估报告编制 8 7省尺度评估和区划 8 7?1工作目的 8 7.2工作内容 8 7.3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8 4评估报告编制 9 8市/县尺度风险评估与区划 9 8.1工作目的和技术路线 9 8?2资料收集与处理分析 9 3潜在海啸源确定 10 8.4模型建立 10 8.5模型验证 11 8.6海啸数值计算 11 8. 7海啸风险评估和区划 12 8海啸淹没风险图和应急疏散图编制 13 8.9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图件编制 13 10评估报告编制 13 9成果管理 13 1审査与验收 13 9. 2成果汇总与管理 13 9. 3更新 13 附录A 14 附录B 15 附录C 17 附录D 20 D. 1海啸灾害淹没风险图 20 D. 2应急疏散图 20 附录E ……22 附录F 23 F?1封面 23 F. 2 封二 23 F. 3目录 23 F. 4前言 23 F. 5正文 23 F. 6封底 24 F.7报告格式 24 本导则由国家海洋局提岀。 本导则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本导则主要起草人:于福江、侯京明、原野、吴玮、赵联大.车助美.王君成.髙义、王培涛。 本导则为首次制定。 24 24 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的术语、工作原则、工作程序.技术方法以及成果制作和管 理等。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海啸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740—1999地谡震级的规泄 GB 17741—2005工程场地地夜安全性评价 GB 18306—2001中国地虎动参数区划图 GB/T 12763—2007海洋调査规范 GB/T 14914—2006海滨观测规范 GB/T 15920—2010海洋学术语物理海洋学 GB/T 17108—2006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T 17742—1999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7839—2011警戒潮位核立规范 GB/T 21010—2007丄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 26376—2010自然灾害管理基本术语 HY/T 058—2010海洋调査观测监测档案业务规范 MZ/T 027—2011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基本术语 UNISDR2009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2009减轻灾害风险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啸 tsunami 由水下地農.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长周期小振幅的散射波,以每小时百千米速度 传到岸边,形成的来势凶猛危害极大的巨浪。 [GB/T 15920—2010,定义2. 5. 60] 3.2 局地海啸loca I tsunami 海啸源距离受海啸破坏性影响的区域约100 km以内(或海啸传播时间不超过lh)的海啸■ 注:局地海啸通常由地喪引起.滑坡或火山喷发引起的火山灰流也能引发海啸。 3.3 区域海啸 regional tsunami 海啸源距离受海啸影响的区域约1000 km以内(或海啸传播时间不超过1-3 h)的海啸 注:我国Ifii临的区域海啸威胁主要來自琉球海沟、马尼拉海沟等。 3.4 越洋海啸(远距海啸)ocean-wide tsunami 海啸源距离受海啸影响的区域超过1000 km (或海啸传播时间超过3 h)的海啸。 注:越洋海啸不仅重创海啸生成源区附近的近岸地区,而且其产生的能虽巨大的海啸波持续传播至整个大洋■并造 成大洋其他近岸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有越洋海啸均由大地菖引发。 3.5 传播时间traveI time 海啸初波从海啸源传播到海岸的某一地点所

文档评论(0)

raphael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