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环境与健康(二);生活环境;Chapter 1 水环境与健康;【讲授大纲】;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素之一;同时,又是战略性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水资源正日益影响全球的环境与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间冲突。是全球共同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重点议题之一。
联合国早在1993年起,就把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
;我国水资源情况;我国水资源情况;一、水源的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降水(precipitation,fall water) ;地表水(surface water);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15;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以保证不发生和传播介水传染病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应经消毒处理,并符合出厂水消毒剂限值及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消毒剂余量的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加强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
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 常规指标: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
微生物指标:保证水质在流行病学上安全;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保证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毒理指标、放射性指标:保证水质对人体健康不产生毒性作用和潜在的危害
非常规指标: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实施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 ;三、水体污染与疾病;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污染物分类及其危害
生物性污染——介水传染病、藻类及其毒素
化学性污染
直接危害(急慢性、三致)
间接危害:水质恶化
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介水传染病(Water-borne communicable diseases):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
;1988年上海流行性甲型肝炎
抽样调查,上海市居民吃蚶率32.1%,即约230万人食用过毛蚶,食毛蚶者甲型肝炎罹患率达14%~16%,吃蚶人群甲型肝炎罹患率对未吃蚶人群甲型肝炎罹患率的相对危险性为23~25倍,特异危险度为11.5~15.2;介水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水源水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
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渗漏、出现负压等原因,重新被病原体污染。;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
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性流行,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集中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但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可终年不断。
病例的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一旦对污染源采用治理措施,加强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迅速得到控制。
;藻类及其毒素污染
;赤 潮red tide;水体富营养化——优势藻——藻毒素——生物富集
;铜绿微囊藻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富营养化水体中含量最多,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毒素
;微囊藻毒素的危害
直接接触→皮炎、眼睛过敏、急性胃肠炎
具有肝毒性→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碱性磷酸酶 (ALP)升高
遗传毒物,且是乙肝病毒致肝癌的促癌剂,与黄曲霉毒素(AFB1)具有协同促癌作用。
微囊藻毒素的限值
我国一些地区作为饮用水源的地表水微囊藻毒素浓度达到了0.0046mg/L,最高可达0.053mg/L,甚至自来水中也能检出微囊藻毒素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新标准中,其限值为0.001mg/L。
;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汞
污染来源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汞的限值为0.001mg/L
健康危害——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 )
;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体污染慢性甲基汞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6989-1986》)
定义:长期食用被汞(甲基汞)污染水体的鱼贝类食物,造成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的中毒表现
甲基汞的毒性及其发病机理
吸收:甲基汞可穿过血脑屏障和胎盘。
排泄:T1/2 70d(全身),180~245d(脑组织)
靶器官:中枢神经系统(椎体外系,不可逆)
;慢性甲基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最突出的症状:神经精神症状
早期表现为类神经征
少数严重者,症状持续加重,表现为精神障碍
感觉障碍、共济失调、视野缩小、听力障碍、语言障碍、全身瘫痪、精神错乱、死亡
Hunter-Russell氏综合征
一组神经系统障碍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小脑性运动失调、末梢感觉障碍、听力障碍、发音困难、向心性性视野缩小等典型症状。
;慢性甲基汞中毒的诊断标准
;③慢性甲基汞中毒:在汞吸收的基础上,具有下列3项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一).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中JavaScript的使用.docx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 API开发(二).pdf VIP
- (高清版)ZT 0142-2010 航空磁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肖申克的救赎经典台词肖申克的救赎经典语录中英文对照.docx VIP
- 张恩利-体育俱乐部的经营与管理(运训).ppt VIP
- 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doc VIP
- DB65T2052-2011 库尔勒香梨贮藏保鲜技术规程.pdf VIP
- Web报表工具FineReport的JS开发之字符串.pdf VIP
- 《商务英语翻译》课件——产品说明的翻译原则2.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