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素养检测(四)
(第四单元)
(90分钟 100分)
【合格性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趋势。读图回答1、2题。
1.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 )
A.1年 B.3年 C.5年 D.7年
2.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 )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市化 ④林地转为牧地
⑤围湖造田 ⑥禁止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解析】1选B,2选C。第1题,该图可知,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2年;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再现周期约为5年。因此,前者比后者缩短了约3年。第2题,若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洪水频率增大可能与城市化、林地转为牧地等植被破坏活动及围湖造田导致的调洪蓄洪能力下降有关。
读长江流域1949年以来发生洪涝的次数图,回答3~5题。
3.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区域与最少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差异 B.距海远近不同
C.人口、城市多少 D.经济发展水平
4.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与洪涝均属于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A.泥石流 B.地震
C.干旱 D.火山爆发
5.防避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疏浚干支流河道
B.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C.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D.加固中下游地区的堤坝
【解析】3选A,4选C,5选B。第3题,据图可知,长江流域上游的青藏地区和横断山区发生洪涝次数最少,主要受地势落差大的影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是洞庭湖平原,由于地势低平,区域汇水量大,泥沙淤积、围湖造田等,导致洪涝灾害增多。第4题,在长江中下游的自然灾害中,洪涝和干旱均为常见灾害。第5题,四个选项的措施均能减轻洪涝灾害,但是在中上游修建水利枢纽工程(如三峡工程)可以在河流汛期时蓄积洪水,明显减轻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是最有效的措施。
读我国雨涝分布图、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 ( )
A.沿海和平原地区多雨涝
B.雨涝的分布大体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C.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
D.雨涝与离海远近密切相关
7.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以得到下列信息,其中正确的是 ( )
A.我国西北地区无旱灾发生
B.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C.干旱多发区都分布在水稻种植地区
D.旱灾发生频率高与水体污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无关
【解析】6选C,7选B。第6题,读图可知与中国雨涝分布图提供的信息不相符的是雨涝与地势高低无关。第7题,由中国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可知干旱频次最高的地区是华北平原、华南沿海与西南地区。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据此回答8、9题。
8.该自然灾害的类型是 ( )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9.关于图示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和道路
B.暴雨往往是引发该灾害的原因
C.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
D.属于地质灾害
【解析】8选D,9选B。第8题,泥石流是山谷中的泥沙、碎石随水流出山谷,并对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地质灾害。地面沉降是指地面因自然或人为原因整体下沉的地理现象。陨石坠落是指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后,未燃烧尽的流星体坠落到地面的现象。滑坡是山体的一坡在外力作用下整体下滑的现象。图片中山体的一坡整体下滑,堵塞了交通,属于滑坡。第9题,由上题可知,该自然灾害为滑坡,暴雨往往会引发泥石流。
读下列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下列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
①地形崎岖
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
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1.滑坡、泥石流在我国山区分布较广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区植被茂密,根系使土壤变得疏松
B.山区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
C.山区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严重
D.动物的活动使地表遭到破坏
12.该地防避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三学案-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素养检测-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素养检测-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单元素养检测-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含解析.doc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1.1-地球的宇宙环境.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1.2-地球的形成与演化.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1.3-地球的圈层结构.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2.1-大气圈与大气运动.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2.2-水圈与水循环.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2.3-生物圈与植被.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3.1-走近桂林山水.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3.2-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ppt
-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3.3-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ppt
最近下载
- 成人鼻肠管的留置与维护(2021团体标准解读)全文.pptx
- 【国家标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9年版)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pdf VIP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护理ppt.pptx
- Pilon骨折精品课件.ppt VIP
- 中纺机集团对下属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介绍.docx VIP
- 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招聘笔试试题2024 .pdf VIP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低压用电客户.docx VIP
- 粗轧机AWC液压控制系统故障原因分析和改进.pdf VIP
- 2025年中国银行社会招聘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