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_沈兵兵.pptx

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_沈兵兵.pptx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配电自动化技术 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沈兵兵 配电分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2009年9月;目 录;一、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国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三种类型 配电自动化系统(DA) 以馈线自动化(FA)为主的实时应用系统。国内第一轮配电自动化绝大多数试点项目都属于这类系统。 调/配一体化系统 将调度自动化和配电自动化合为一体的实时应用系统。最近几年各级供电企业的配电调度得到较多的应用,有较好的实用性。 配电管理系统(DMS) 实时应用???管理应用相结合,面向供电企业所辖的整个配电网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工业发达国家的配电自动化项目基本属于这类系统。国内大中型供电企业已开始应用。;配调自动化(D-SCADA);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1. 电压型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续);配电自动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几种通信方式的比较;前阶段配电自动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配电网架比较薄弱,一次设备存在缺陷,配电自动化应用基础不牢固。 配电终端的稳定性、可控性、可维护性不够,尤其是抗恶劣环境和装置电源的性能有待提高。 针对配电的通信技术不够成熟,通信手段和方式应用不恰当。 配电自动相应的技术政策、标准、规范等出台很少,满足不了应用的需要,企业缺乏有强有力的部署和协调。 配电自动化涉及供电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环节较多,因此存在管理体制对自动化系统的不适应,或者说是自动化系统对不同的管理体制的适应性不强。造成 工作职责界定不清楚,运行管理工作跟不上,系统应用和数据维护工作很薄弱。;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配电自动化标准制定的现状;加快制定(或修订)配电自动化的建设导则、技术标准和规范,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架、内容和建设模式等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规定。 供电企业应根据本地区配电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规划以及本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做好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方案。 遵循IEC 61970和IEC 61968标准,针对配电的特点定义CIM模型和相关系统间的接口,这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性的关键所在。 针对配电管理量大面广的特点,突出资源整合,将企业现有的各个与配电有关的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包括实时、准实时、非实时),通过信息交换总线(IEB)实现互连和共享,最大可能地扩大配电信息的覆盖面。 重点设计和解决好DMS/SCADA和GIS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在模型导入、图形交换、和拓扑合并要考虑周密,形成有效的互补。;以配网调度为首要应用主体,着重解决配调的“盲调”现象;在全网拓扑的支持下,应具备具有配电特色的实用功能,例如,电源点追踪、接线分析、解合环潮流、区域潮流/负荷分析、配电线路/设备操作预演等。 强调对配电数据的监测(实现两遥),慎重选择对配电设备的控制(实现三遥),做到投资省,见效快,用较短的时间实现对整个配电网(即全部配电设备)的科学管理。 在提高配电终端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的前提下增强其灵活性,可以方便地按需要配置和升级,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加强配电终端的自身处理能力,满足相对独立于主站的区域配电故障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考虑好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的扩展性和延伸性(尤其是与需方侧管理的结合)。例如实现与95598客服中心的关联,建立停电管理系统,把配电和用电的应用结合起来,缩短停电处理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 应急机制的完善,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如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等。 ;实 时 信息: EMS、DSCADA、DA、PLMS …… 准实时信息: 客户报修电话(TCM)、外勤巡视汇报(MC) 非实时信息: 基础资料(电网模型、设备信息、客户信息、人员信息)、停电计划、操作票、气象数据等;; IEC 61968 (DL/T 1080)标准为电力企业内部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接口规范和实现机制。运用信息交换总线(IEB)可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相互平行的应用系统/模块(信息孤岛)以松耦合机制整合起来,组成一个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高效应用体系。使其为配电的管理服务,也为后续的综合分析、辅助决策等高端应用创造必备的条件。;调度自动化系统 EMS;三、配电自动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规则; 以覆盖全部配电设备为基本考虑 以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为重要手段 以配电调度/生产指挥为应用主体 以提高配电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1. 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系统构架和数据模型 2. 可以对超量实时数据进行准确可靠的处理 3. 具备基于配电拓扑的分析应用和实用功能 4. 针对配网调度和故障抢修的“停电管理系统” 5. 采用信息交换总线实现与相关系统的互联 6. 各种通信方式综合应用支持配电信息传输;强调监测 慎选控制 突出管理 分步到位 力求实用;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五

文档评论(0)

文单招、专升本试卷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