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练习3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寒朗字伯奇,鲁国薛人也。永平中,以谒者守侍御史,与三府掾属共考案①楚狱②。颜忠、王平等辞连及隧乡侯耿建、朗陵侯臧信、护泽侯邓鲤、曲成侯刘建。建等辞未尝与忠、 平相见。是时显宗③怒甚,吏皆惶恐,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④,无敢以情恕者。朗心 伤其冤,试以建等物色⑤独问忠、平,而二人错愕不能对。朗知其诈,乃上言建等无奸, 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乃召朗入,问曰:“建等即如是,忠、平何故引 之?”朗对曰:“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帝曰:“即如是,四侯无事,何不早奏,狱竟而久系至今邪?”朗对曰:“臣虽考之无事,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故未敢时上。”帝怒骂曰:“吏持两端。”促提下。左右方引去,朗曰:“愿一言而死。小臣不敢欺,欲助国耳。”帝问曰:“谁与共为章?”对曰:“臣自知当必族灭,不敢多污染人,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臣见考囚在事者,咸共言妖恶大故⑥,臣于所宜同疾,今出之⑦不如入之,可无后责。是以考一连十,考十连百。又公卿朝会,陛下问以得失,皆长跪言,旧制大罪祸及九族,陛下大恩,裁止于身,天下幸甚。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者。臣今所陈,诚死无悔。”帝意解,诏遣朗出。后二日,车驾自幸洛阳狱录囚徒,理出千余人。 (选自《后汉书·寒朗传》 注:①考案:审处。②楚狱:汉光武帝刘秀儿子刘英为楚王。汉明帝刘庄在位时,楚王因谋逆被废自杀。因这一案件受牵连而被处罚的人“以千数”。③显宗:汉明帝刘庄。④陷入:定罪判刑。⑤物色:指形貌、模样。⑥大故:大事。⑦出之:古代称有罪不判、重罪轻判为出罪,称无罪判刑,轻罪重判为入罪。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 B.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C.不敢多污染人 D.诚冀陛下一觉悟而已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试以建等物色独问忠、平 今以钟磬置水中 B.乃上言建等无奸 王曰“善。”乃下令 C.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故(建等)多有虚引 B.左右方引(帝)去 C.小臣不敢欺(陛下) D.陛下问(政事)以得失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所连及——凡与楚王案件有点牵连的人 B.无敢以情恕者——谁也不敢为了私人交情而宽大处理 C.臣见考囚在事者——我看到那些审讯囚犯的人 D.臣今所陈,诚死无悔——我今天说的这番话,就是死了也绝不反悔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寒朗执法严明,实事求是的一组是 ①诸所连及,率一切陷入 ②乃上言建等无奸 ③然恐海内别有发其奸者 ④是以考一连十⑤陛下大恩,裁止于身 A.①④⑤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寒朗和三公府的属官一起审查处理楚王刘英谋逆一案的案犯,颜忠、王平等人的供词中牵连到耿建等四位大臣。皇上知道了非常气怒,令寒朗把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  B.由于耿建四人否认曾与忠、平相见,寒朗就单独提审忠、平,问四人的模样如何,发现他们编造假供诬告四人的情况。 C.寒朗据实情上奏,说明耿建四人并没有参与谋反。后来又向皇上分析忠、平编假供的动机,并解释审查完耿建四人而没有及时禀告的原因。 D.寒朗不怕皇上发怒,直言强谏,指出因楚王一案牵连,已经造成不少冤案,而大臣怕负责任,不敢说真话。皇上听了有所悔悟,亲自到洛阳狱审理案情,将一千多名无辜的人释放出狱。 二、11.C(古指连累) 12.D(“虽……而……”的“而”表转折,“来而记”的“而”表递进) 13.C(A.应为“忠、平”;B.应为“寒朗”;D.应为“公卿”) 14.B(“以情”,按照实际情况,参看《曹刿论战》的“虽不能察,必以情”) 15.B(②③句都写寒朗秉公执法的表现) 16.A(汉明帝不是因知道忠、平供词牵连四人而发怒,也并未“令寒朗”把与此案有关的人一律定罪判刑)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