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素养评价B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素养评价B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9 - 模块素养评价B(第一、二单元)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农村养殖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如果处置不当就会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据此完成1、2题。 1.养殖废弃物污染不包括 (  ) A.土壤污染 B.大气污染 C.水污染 D.放射污染 2.农村养殖废弃物最适宜的处理方式是 (  ) A.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渣还田 B.养殖污水经稀释后排放,减轻污染 C.就地填埋病死畜禽,减少病毒传播 D.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直接还田,增加肥力 【解析】1选D,2选A。第1题,材料信息表明,养殖废弃物包括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这些废弃物有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放射污染一般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畜禽粪便、养殖污水和病死畜禽等废弃物不会产生放射性污染。第2题,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畜禽粪便进行沼气发酵,沼渣还田,这是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是农村养殖废弃物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养殖污水经稀释后排放,使得污水量变多,有可能扩大污染。就地填埋病死畜禽,可能污染土壤。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直接还田,有可能增加病虫害,也有可能肥料浓度过高,伤害农作物。   长江中游地区主要位于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处于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通过分析耕地类型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的转换关系,可以明确耕地数量的转入、转出情况。如图为长江中游地区不同时段耕地数量转换来源与转换率图。据此完成3~5题。 3.1990-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耕地利用转型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粮食总产量上升 B.粮食自给率上升 C.粮食单产下降 D.粮食商品率下降 4.下列关于长江中游地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获得耕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2000-2005年耕地转入率最低 B.1995-200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草地 C.2000-2005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 D.2005-2010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水域 5.1990-2000年耕地转出变化主要表明该地区 (  ) A.洪涝灾害频繁 B.城乡建设进程缓慢 C.生态有所改善 D.水域面积增加最多 【解析】3选D,4选C,5选C。第3题,耕地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的数量关系,即耕地的净转换率。1990-2015年,该地区耕地的净转换率始终为负值,所以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粮食总产量和粮食自给率可能下降,粮食单产从材料中无法获知,故A、B、C错误。耕地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可能导致粮食商品率下降。第4题,耕地的转换方向有转入和转出之分,转出为耕地减少的方向,转入为耕地增加的方向。据图可知,2000-2005年耕地转换获得主要来自林地。第5题,由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转入和转出的来源可知,耕地转出主要用于扩大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态用地。伴随着生态退耕,该区域生态有所改善。   水污染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更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如图是某年中国7大水系水质对比图。读图,完成6、7题。 6.上图显示,我国7大水系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  ) A.辽河水系 B.淮河水系 C.海河水系 D.松花江水系 7.南方地区水系水质总体好于北方地区水系的主要原因是 (  ) A.南方地区经济发达,治理投入大 B.北方地区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C.北方地区人口众多,生活污水排放量大 D.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自净能力强 【解析】6选C,7选D。第6题,由图可知,劣Ⅴ类水质占比最高的是海河水系,故上图显示的7大水系中,污染最严重的是海河水系。第7题,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水体自净能力强,故南方地区水系水质总体好于北方地区水系;而我国南北方地区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工业污染及对污染的治理投入相差不是特别明显,不是主要原因。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回答8、9题。 8.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的是 (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较高,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9.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④⑤⑥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④⑥ 【解析】8选A,9选D。第8题,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导致人类对该地的影响较少,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第9题,三江源地区的湿地,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三江源地区湿地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水源地,调蓄洪水的能力很弱。   国际贸易中隐含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