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角度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百年老宅地震中屹立不倒的工程伦理分析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 雅安市 芦山县(北纬30.3,东经103.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地震导致全市各县(区)多处房屋严重受损。损毁66.98万间,倒塌12851间,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受损垮塌。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震中龙门乡一座百年老宅巍然屹立。一个坚固且又抗震能力强的住宅,在遭遇地震灾害时,对住户来说,无疑是最安全的生命保障。遗憾的是,在7.0级面前,在宝兴县许多汶川地震后刚刚建设、当初被誉为“抗8级地震、9度设防”的安置房,却没有逃过这场劫难。 可想而知,在科技非常落后的清同治年间,无论是建造技术还是各种建筑材料都非现代可比。一座当时很常见的普通民宅,不可能经过高端特殊设计,也不可能是具有“国家资质”的施工单位建造,更不可能按什么“国家标准”。它只不过是民间临时凑起能工巧匠的杰作,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让很多现代建筑自愧不如。而且,稍微留心还不难发现,在很多地震频发地区,能够经受住地震并保存完好的建筑,往往都有老宅、庙宇、祠堂等古建筑的身影。当然,现代建筑中,也有不少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由华中科技大学校友巴曙松在雅安市石棉县捐建的希望小学在这次地震中就屹立不倒,并在当地赢得了“房坚强”的美名。 其实,房屋能否经受住地震的折磨,给居住者形成安全屏障,并非取决于建筑材料,技术及各种资质、标准等等更不是第一要素,关键取决于建造者的用心。从工程伦理学这方面来说,在民间的传统中,向来信奉和尊崇“人命关天”,也正是以“人命关天”的“标准”来建造房屋,尤其是坐落在山里甚至是悬崖上的庙宇道观,因为是善男信女及香客聚集的场所,再加上人们的某种信仰,人们是怀揣感激、敬畏等心态来完成一项工程,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工作,人们会在建筑的过程中想到后果和连带的责任,而不只是单纯的雇佣关系来建造房屋。这些建筑虽地处险境历尽风霜雪雨,却常常屹立百年甚至千年不倒。 由此可见,尽管建筑材料科技含量再高,施工技术或手段再发达,如果在设计、施工甚至质量监管过程中只注重利益,让利益收益最大化,缺乏对生命的足够敬重,严重缺乏责任心,那么在好看再壮观的建筑也经不起地震的折磨,不能给居住着带来安全的保障。 这百年老宅,让我想到了芦山地震后,宝兴县几乎所有房屋受损的惨状,而且还包括汶川地震后据说能抗8级地震,并且才建成没几年的重建房。也让我想到了让鞭炮炸毁的大桥,让雨水冲垮的公路等等。 其实,当今科技的发达程度,是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无法相比的。就建筑科技来说,不管是建筑材料、建筑工艺,还是建筑理论,现代科技都要大大优于一百多年前。而一百多年前更没有监管部么严格的监管,也没有严格的国家标准,更没有这么多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百年全的老宅能屹立不倒都是建造者那份用心吧。现代建筑工程输就输在开发商只在乎利润,设计者只在乎外观,建造者只在乎工资,没有人真正为了房屋的寿命、居住着的安全着想。这跟当今社会人们思想的转变有很大的关系。 在地震后媒体的报道中,还经常能看到震后灾区的古庙古宅屹立不倒,还比如汶川地震时,形成了很多的堰塞湖,但都江堰依然平安无事。古人在做这一番工程时,除了有责任心之外,可能对寺庙的神啊佛啊还充满了尊敬和敬畏之心,怕是建筑环节出了错再得不到神灵保护吧,这在当今算是一种自律性吧,现在虽然说这些是有一定迷信的成分,但人们多一些敬畏多一些责任去做事,尤其是关系到人命的大事也好吧。 以上是我看到地震中百年老宅屹立不倒这则新闻的感想,对比着地震中现代建筑大量损毁的现状,做了一下工程伦理方面的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陆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提供教育和职场类型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