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与治理(荒漠化的防治与水土流失治理)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0·福建厦门模拟)灌草丛沙堆发育的增长期称为风影沙丘。不同植被形成的风影沙丘的长度、宽度、高度不同。图1示意我国西北地区某灌木形成的风影沙丘,图2示意该灌木植株高度与沙丘体积的相关性。据此回答1~3题。
图1
图2
1.该地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风影沙丘( )
A.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比
B.长度与植株高度成反比
C.高度受灌丛叶片大小影响大
D.宽度受灌丛迎风面积影响大
3.随着风影沙丘数量的增加,当地( )
A.风蚀作用不断加强 B.荒漠扩张速度加快
C.风积地貌趋于稳定 D.大气降水显著增加
1.D 2.D 3.C [第1题,依题意,风影沙丘是因为灌草丛阻挡使风速降低,从而在灌草丛的背风面形成的沙丘;依据图示灌丛、沙丘位置以及指向标,可判断主导风向为东北风。第2题,依上题分析,风影沙丘因灌草丛阻挡而成,则灌草丛迎风面积与沙丘的宽度成正相关,灌丛高度与沙丘长度成正相关,图示沙丘体积与植株高度成正相关,但不是正比关系。第3题,随着灌草丛增多,则对风速的减弱作用增强,风蚀作用会减弱,可以形成更多的风影沙丘,能使更多沙尘被固定下来,从而减缓荒漠扩张速度。但不能显著增加大气降水。]
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试验地中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下图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 )
A.固定根系 B.保水保肥
C.保热保气 D.团粒结构
5.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 )
A.稳定沙丘 B.减弱蒸发
C.提供有机质 D.滋生微生物
4.B 5.B 6.A [第4题,由材料可知,“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说明在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之前,沙土中是不存在这些物质的,故沙地缺少保水保肥的功能。故选B。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②位于黄河附近,有灌溉水源可以利用,推广该技术既可以发展农业生产,又可以防止沙漠向东蔓延。故选B。第6题,在山区、沙漠地区,植物根系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及减少土壤表层的沙化及流失,故植物根系的首要作用为稳定沙丘,A对;减弱蒸发的作用是由植物的地上部分实现的,B错;提供有机质是植物的枯枝落叶的功能,C错;滋生微生物不是其首要作用,D错。故选A。]
(2020·德州市二模)近年来陕北黄土丘陵区积极实施封山退耕、植树种草战略开发决策,走出了一条在修复生态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修复生态的良性循环之路。下图表示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7~8题。
陕北黄土丘陵区某流域2000年和2017年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
7.下列有关该地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坡度小的耕地面积增加 B.果园面积增加比例最多
C.林草地面积变化不大 D.坡度大的耕地面积增加
8.据图推测,该流域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当地( )
A.耕地质量有所好转 B.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C.农民经济收入提高 D.水土流失状况已被遏制
7.B 8.A [第7题,耕地总面积明显减少,坡度小的、坡度大的耕地面积都减少,A、D错误;果园面积增加了几倍,增加比例最多,B正确;林草地面积增加较多,C错误,故选B。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坡度大于25°的耕地比例减少,耕地质量有所好转,A正确;耕地总面积减少,粮食生产能力可能下降,B错误;农户土地结构的变化不能直接反映农民经济收入状况,C错误;水土流失状况可缓解,但没有被遏制,D错误,故选A。]
(2020·福建省3月质检)莫高窟地区盛行偏东风和偏西风,其西侧鸣沙山的风沙流一直是莫高窟的最大威胁。莫高窟山崖顶部是一片平坦的荒漠,自东向西为砾质戈壁带、沙地带。在沙地铺设砾石而成的人工戈壁,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崖顶的堆积。下图示意相同风力条件下,沙漠和戈壁风沙流输沙率垂直结构特点。据此完成9~11题。
9.当前,风沙流对莫高窟危害最大的是( )
A.磨蚀崖壁壁画 B.降低窟内能见度
C.降低窟内湿度 D.掩埋和堵塞洞口
10.与沙漠风沙流相比,相同风力条件下的戈壁风沙流( )
A.输沙量更大
B.输沙率更小
C.2~4 cm高度输沙量更大
D.4~6 cm高度输沙率更大
11.人工戈壁措施有效减少沙尘在莫高窟山崖顶部的堆积,主要的原因是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单元整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0_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2区域重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湿地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我国的长江流域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4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德国鲁尔区的发展与我国山西省能源资源的开发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5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6世界重要地区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7世界主要国家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中国地理概况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9中国地理分区含解析湘教版.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预备知识第1节集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 2022版新教材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预备知识第2节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