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细菌室质量控制程序.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室质量控制操作规程细菌室质量管理目标一一.临床细菌室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否感染病原菌以及药物敏感实验依据的检查科室之一。二.临床细菌室的工作是面向全院临床医生与患者。其工作目的是一切为了患者,服务于患者;一切为了临床,服务于临床;急其所急,想其所想,检验报告及时、准确。三.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的研究与改进,临床价值探讨,经济学评估,优选出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最经济的实验或实验组合,用于临床。四.不断加强实验室与临床的信息交流与学术探讨,直接参与临床诊断治疗,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五.本室所进行的试验方法、量值可溯源,不准确度限制在国内有关部分标准。力争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控制标准. 六. 仪器设备完好率≥85%。七.参加国际、国内室间质评,其总成绩“优秀”应为90%,“良好”小于10%。八.对患者热情,服务周到,使全科平均满意率为95%以上。九.检查差错发生率应小于0.4%。临床细菌学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基本要求一、临床细菌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临床细菌学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养仪、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恒温孵育箱、天平、冰箱、水浴箱以及比浊计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养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3-5%,在35℃条件下培养48h,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如果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每批培养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1.革兰染色IQC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2.妻-尼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 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IQ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ATCC或NCTC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IQC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IQC随标本一同进行。五、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β-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MICs测定法)。1.一般β-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426(β-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ATCC43069(β-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2.ESBLs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NCCLS)目前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ESBLs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CLSI文件。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3.纸片扩散法及MIC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质控菌株选择及质控允许范围参照最新的CLSI规定。频率为每周至少一次。4.某些耐药菌检测的质量控制:一些耐药菌株如高水平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肠球菌、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等的IQC具体方法、质控菌株及质控预期结果参见最新的CLSI规定。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细菌室室间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操作程序1 目的:了解本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所处的水平2 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专业主管、质控主管、科主任批准签字。3 室间质评的组织机构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或省临床检验中心4 室间质评的重要性是临床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认可的重要依据。5 室间质评的适用性5.1 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5.2 识别实验室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5.3 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5.4 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5.5 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别。6 室间质评的测定原则 室间质评样本测定时须与病人样本同样操作,不得特殊对待,并且不能与其他医院核对测定结果,要如实地反映实验室的真实工作状况和水平,如有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