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2 —
— PAGE 1 —
时间的刻度是奋斗者的足迹
——张謇精神引领下的南通发展
一、张謇精神成就过南通近代发展的辉煌
张謇(1853年-1926年,1894年中状元,1912年任中华民国南京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局总裁,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而辞职)是近代中国实业救国的领军人物,是南通早期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开拓者。一百多年前(1894年9月,张謇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制;1895年集资筹建大生纱厂),他抱着实业救国、教育强国的梦想,毅然回乡办实业、兴教育、建城市,创办了34家企业,近400所学校,以一己之力让南通城成为乱世中国里没有乞丐没有流浪汉的“天堂”。即使到现在,许多南通人的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生涯都是在他创办的学校里度过的;许多南通人都在濠河岸边他规划的公园里散过步。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第一个商会组织——南通州商务总会、第一家渔业公司——吕四渔业公司、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第一所交通警察专业学校——巡警教练所、第一个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大生集团、第一所纺织专业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医学院——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第一个水利高等院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第一所培养盲哑师资的学校——南通盲哑师范传习所、第一所戏剧学校——南通伶工学社)。
(一)“开风气之先”创办 “中国近代第一城”。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开始,发展至民国十年(1921),南通从一个作为封建权力象征的政治性封闭型的“城”逐渐演变成以经济功能为主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多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南通成了近代乱世中国的“天堂”。当时,英国人控制的海关每十年要写一个总结报告,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变化的很多方面,1912-1921年海关十年报告有专章讲“通州”(即南通):“现在上海附属口岸的通州,早在1899年就开始了建设……除了街道比较狭窄外,一切都像上海的公共租界。市内有各种商店,西式楼房到处可见。张謇是使通州发展成为一座中国模范城市的主要人物。”1920年上海英文报《密勒氏评论报》主笔鲍威尔,访问南通后,将南通称为“中国大地上的天堂”。当年曾有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一个弹丸小镇进入世界地图,在当时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认为:“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张謇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实践中,以家乡南通为对象,历经数个阶段,由不自觉到有意识地规划和建设,将城市规划设计为“一城三镇”的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一城是指南通老城,老城区南部已演变为城市新的文化、教育、商业、金融中心;三镇分别位于以老城区为圆心、6公里左右为半径的圆周上。唐闸镇作为新兴工业市镇,张謇在那里开办大生纱厂,带动了一批辅助及相关产业的兴起;天生港镇作为货物运输港口和动力镇,张謇在那里开办大生轮船公司、大达轮步公司及码头,开设电厂、火柴厂;狼山镇风景秀丽、古迹云集,由此逐渐建成了狼山镇风景游览区。城镇之间功能泾渭分明、又互为补充,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合理分布。在当时国情下,南通之所以能于当时1700多个县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的“模范县”,一切都来源于张謇科学前瞻的城市发展理念。
(二)“实业救国”造就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张謇清晰地认识到“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夫”。然而,由一名士大夫弃官从商,投身实业,回乡办厂,当时难免经过一番痛苦抉择。张謇曾把这一转变悲壮地比作为“捐弃所恃,舍身饲虎”。以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为开始,到1926年张謇逝世为止,大生纱厂发展为4个,拥有纱锭15.5万枚,布机1580台。
1901年,成立通海垦牧公司,作为大生纱厂的产棉基地。中国农业历来是一家一户小农管理,而张謇首创农业公司化管理。1925年全国亩产棉花不到25斤,他通过引入和培育优良棉种,垦牧公司的棉花亩产达到25公斤,比全国亩产整整高了一倍。直到今天,南通、盐城地区始终为全国优质棉重点生产基地。
1903年,出于“救国先救贫”的思想,也为了改革传统煎盐方法,张謇在吕四举办同仁泰盐业公司,自任总理,并亲自从国外引入先进生产方法,以改变我国落后的盐业生产面貌。公司生产的精制盐在国际市场上广受好评,曾获得意大利赛会最优等奖。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博览会上荣获特等奖。
1920年,南通大生资本集团正式成立南通淮海实业银行,主要经营存款、放款、贴现、受抵有价证券、代理南通地方公债等业务。总行设在南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