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
原子核的新奇现象及其相对论多体理论研究
提名专家/提名单位
沈文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张维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研究员 理论物理)
王恩哥(北京大学 教授 理论物理)
提名专家意见:
项目属原子核物理学的核结构方向,原子核的新奇现象是核物理的重要前沿。孟杰团队经过系统深入研究,建立和发展了原子核新奇现象的相对论多体理论,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预言原子核手征对称性破缺的多样性及其实验特征——多重手征双重带,推动并参与了3个实验证实;揭示奇特原子核中的新物态,预言超重核区新幻数;为检验标准模型CKM矩阵的幺正性提供关键核物理结果;提出以北京大学命名的新协变密度泛函,揭示反核子谱的自旋对称性及其起源。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约千次,2篇入选ISI高被引论文。部分成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两次,孟杰获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入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和欧洲科学院院士。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稳定存在的有254种,分布于80种元素,其余已知和预言的数千种原子核都是不稳定的。不稳定原子核的研究不仅对解决核物理及其相关交叉领域的基本问题至关重要,而且在国家安全、能源、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从而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代加速器和探测设备的建造,推动着原子核新奇现象的探索。项目从核力的介子交换图像出发,建立和发展相对论密度泛函,研究不稳定原子核的新奇现象,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包括:
1、预言原子核手征对称性破缺的多样性及其实验特征——多重手征双带(M?D),推动并参与实验验证。该预言率先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得到证实,随后又在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南非iThemba国家实验室、芬兰于韦斯屈莱实验室、印度塔塔基础研究院等得到确认。特别是,项目完成人领导的合作组不仅在78Br中证实M?D,而且发现手征对称性和空间反射对称性联立自发破缺的证据,成果被遴选为《物理评论快报》封面,入选2016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2、建立自洽描述原子核新奇现象的相对论多体理论,阐明连续谱对晕核的贡献,预言超重新幻数。代表性论文2被超重元素合成先驱、俄罗斯著名科学家Oganessian(118号元素Oganesson以其姓氏命名)等正面引用,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SCI他引298次。
3、提出以北京大学命名的新协变密度泛函PK1等,建立自洽描述原子核同位旋激发的相对论模型,为标准模型中CKM矩阵幺正性提供可靠的核物理检验,
得到欧洲科学院院士Vretenar、芬兰“杰出教授”Dobaczewski,以及三位APS Bonner奖得主——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杰出科学家”Nazarewicz、德州农机大学“杰出教授”Hardy和加拿大皇后大学教授Towner等的高度评价。
4、证明原子核赝自旋对称性成立的条件,提出满足该条件且存在束缚态的模型,揭示反核子谱的新对称性——自旋对称性及其起源,引起广泛关注。项目完成人应邀为Physics Reports撰写综述文章。代表性论文7入选《中国物理快报》最佳引用论文,获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中国物理学会“2013年度最有影响论文奖”。
上述科学发现,推动了原子核新奇现象的探索与核多体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80次,两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项目完成人应邀为国际顶级刊物撰写综述文章,主编出版《核物理国际评述》(International Review of Nuclear Physics)系列丛书第10卷《核结构的相对论密度泛函》(Relativistic Density Functional Nuclear Structure);应邀担任第24和25届国际核物理大会等会议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第26届国际核物理大会等会议上做大会邀请报告;入选爱思唯尔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德国GENCO学会奖、伊朗Khwarizmi国际奖、IUPAP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和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部分成果于2000年和2013年两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客观评价:
项目8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980次(单篇最高他引298次)。项目完成人应邀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委员会成员105次、报告230次,包括孟杰担任第24和25届国际核物理大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周善贵和梁豪兆在第26届国际核物理大会做大会邀请报告。部分成果于2000年和2013年两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孟杰入选爱思唯尔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获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世界华人物理学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