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词精选
001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
驿外断桥边②,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卜算子:万树《词律》引毛先舒的话说,驿宾王的诗喜欢用数目字,被人称作“卜算
子”。
②驿外:驿站外。
[赏析] 这首词以梅喻人,上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
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
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 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
神世界。
002 渔家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②。四面边声连角起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④。羌管悠悠霜满地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渔家傲: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游仙关》。
②衡阳雁去:相传大雁飞至衡阳不再南去,城南有回雁峰。
③边声:边地的各种声音。
④燕然未勒:无破敌之功。勒:刻。
⑤羌管:笛也,因出自羌中,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抒怀词。当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
这是当时第一首描写边塞题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现军旅生活的词作。上阕写景。
首句顿入,起调突兀,俊骨雄风,已自夺人。千峰连亘如屏障,一座孤城,日未落而城
门紧闭。也突出布防将士的备战警惕。下阕抒情。表达将士功业未立,无计归家的责任
感,披露爱国衷肠。不愧苍凉感慨的豪士之伟词。这首词开启了苏辛豪放派的先声。
003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①,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②,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双溪:水名,双江于金华县城南,为当地名胜。
②舴艋( zé měng):小船。
[赏析] 短幅之中贵有曲折。这首词上阕前两句写春去人愁,后两句直写痛楚。下阕
逆锋倒接,略作回旋,然后跌出本意。最后两句以舟载愁的想象,十分别致,前人以为
可与苏轼的“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相媲美。
004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②,溪头卧剥莲蓬。
[注释] ① : 媪:音奥上声,老之韵。于老妇之敬称。
② : 无赖:无奈。顽皮。
[赏析] 这首小词近年来各种选本多已入选,有的选本还有简单说明。如胡云翼
先生《宋词选》云:这首词环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极匀称自然的画图。老和小写得最
生动。 “卧剥莲蓬”正是“无赖”的形象化。 中华书局1979年出版的 《辛弃疾词选》
云:这首词可以说是一幅农村素描。它写得清新活泼,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清溪茅舍一
家老小的生动情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词选释》云:本篇客观地写
农村景象, 老人们有点醉了, 大的小孩在工作, 小的小孩在玩耍, 笔意清新, 似不费力。
上引诸家之说有一共同特点, 即认为这首词对农村景象是在进行客观描述。 我却以为词
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素描。基于这个出发点,对词的文句
就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两句,我就认为“醉里”是作者自己带有醉意
而不是指农村中的“翁媪”。现将拙作《读词散札》第十二则转引如下:辛弃疾《清平
乐·村居》上片云:……胡《选》及俞平伯师《唐宋词选释》本皆以“醉”属诸翁媪,
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犹之“醉里挑灯看剑”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
若谓翁媪俱醉, 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吴音, 使不醉, 即不作吴音乎?“相媚好”者,
谓吴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觉,非翁媪自相媚好也。盖作者醉中闻吴语而悦之,然后细视
谛听, 始知为农家翁媪对话也。 此惟夏承焘先生 《唐宋词选》初版本注文得其解。 (《学
林漫录》初集,页一八七。)我以为,从含醉意的作者眼中来看农村的一个生活侧面,
比清醒的旁观者在听醉人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完整word版)一次函数应用题专题训练.pdf
- (完整word版)一般将来时综合练习题.pdf
- (完整word版)一般过去时详解(重点).pdf
- (完整word版)液化气站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表.pdf
- (完整word版)烟囱设计规范.pdf
- (完整word版)小英雄雨来课外阅读题.pdf
- (完整word版)小学元旦活动策划方案.pdf
-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技巧和方法.pdf
-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技巧和方法(20210517001018).pdf
- (完整word版)小学语文试讲模板.pdf
- (完整word版)四上随班就读语文个别化教学计划3表格.pdf
- (完整word版)四上随班就读语文个别化教学计划3表格(20210517012132).pdf
- (完整word版)四人股份合作协议.pdf
- (完整word版)四人股份合作协议(20210517012035).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新起点英语期末考试题.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新起点英语期末考试题(20210517011306).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卫生与健康总结.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卫生与健康总结(20210517011513).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 (完整word版)四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20210517011507).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