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3.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讲 君主制政体的演变一、三代政体(以周代为典型):宗法等级君主制——贵族君主制二、春秋战国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转变三、秦——清:专制君主制引言政体的类型依据按照国家最高权力的掌握主体和运行方式确定,中国古代政体属于君主制。君主制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贵族君主制;第二阶段是专制君主制。一、三代政体(以周代为典型):宗法等级君主制——贵族君主制1、君主制的发展程度(1)三代已经完成由氏族民主制向君主制的转化,君权在扩张,但未完成向专制君主制的转化。(2)三代权力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多层的。2、政体形成机制(1)中国(内地)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定居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使血缘组织、血缘关系长期保留下来。(2)血缘组织、血缘关系被利用来建立国家——族邦国家,具有“家国同构”的典型特征。夏商周是宗族城邦国家联盟。(3)族邦国家的“元制度”:按照宗法关系来分享财富与权力。3、两个层面的君主制政体(1)等级君主制天下、国、家系统:天子、诸侯、卿大夫皆为君主。各级君主的关系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名义上存在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一方面实质上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两者都合乎“礼法”。分封制造成地方分权,中央集权无从建立;诸侯“天然”地和“共主”分享国家权力,王权受到制约。是为宗法等级君主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2)贵族君主制王室、诸侯政权内部系统:君主与贵族的关系是共政关系。一方面,君主是核心人物,君权大一些,但还不能专制一切;一方面,“国人”特别是“贵族”的权力地位基本上是由血统身份“先天”设定的,不受君权的排斥,如世卿世禄制。公卿有辅佐君主的义务,也有制裁失职君主的权利。《左传》襄公十四年:晋师旷曰:“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孟子·万章下》:“贵戚之卿”,“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尚书·洪范》:“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二、春秋战国: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的转变1、原因(1)生产方式变革后,分散的社会需要集权生产力发展导致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流动,造成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中的集团和个体都处于不断的变换中。分散而不稳定地主、农民皆无法以自己的名义和力量来调整社会关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维持社会秩序,这就是专制集权体制得以存在的基础。马克思说:小农“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他阶级的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位行政权力支配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693页)(2)血缘宗法关系日渐疏淡后,等级权力结构失去合理性世代交替;一些人因生产力提高和经济发展而增强了能力;君主贵族素质下降、腐朽成风,均导致血缘关系日益松弛,宗法关系对政治关系的左右力随之降低,权力结构必然发生变化。(3)激烈的斗争与战争的需要与结果由经济和政治权利的再分配而引发的斗争、战争,不仅消灭了大批血缘贵族,而且直接促成了专制与集权的形成。诸侯脱离周天子,告别了封建制(分权制)的统一国家,建立了专制集权的统一国家。国家发动战争,战争改造国家。2、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制过渡的表现(1)亡国之邦被划分为地域单位,失败之族(十伍制)按地域编制,由胜利之国的君主任命官吏管理。以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划分为郡县,所有的臣民都编入乡里,并由朝廷委派的官吏管理。这是中央集权的起点。(2)君主对国家的治理,过去是与贵族合作,现在改为利用官僚。官僚即使还有宗族,也不是以宗主的身份而是以君主臣仆的身份担任官职,他们丧失了封建制中贵族与君主分享权力的特权。国家事务由君主任命官僚来管理,官僚按照君主的命令行事,这是官僚制的起点,也是君主专制的起点。三、秦——清:专制君主制1、君主制与专制君主制的异同相同点:(1)君主职位世袭、终身。(2)君主地位至高无上甚至被神化。(3)君主独揽国家权力。不同点:君权是否受制约。2、关于中国专制君主制的认识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皇权没有约束、监督。自秦汉以来,有“廷议”、“朝议”、“封驳”等制度,充其量不过是帝王在行使最高统治权时的一些补充方式或补充手段。三省制、封驳制不可能起到真正限制或者监督皇权的作用。(p29)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皇权基本上不受制约。“天”、士大夫集团对皇权专制没有制约。(p6-7)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不能用专制主义把历史说死,专制主义贯通到底,东方专制主义是西方人在观察东方政治时所得的印象……专制更像君主制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更多地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品格。齐涛主编《资政通鉴·中国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