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秀文档
优秀文档
PAGE
PAGE8
优秀文档
PAGE
长远而论 朱以撒:挺秀之姿
挺秀之姿文 / 朱以撒
魏晋间人的笔墨总是那么洗练,使人把玩时想起那个时代众多的名士,恣情的任性的,不论不顾的,高自标许的。自然也有像阮籍这般什么都不表达,愿意烂在肚子里以全身的人。王徽之的书法给我的印象不会太深,他的《新月帖》和父亲羲之相比韵致优雅不及,和弟弟献之相比,其放荡开张又逊色多了。这也使后人以王徽之书法为范的无多,不是学羲之就是学献之,渐渐把他的书法忘了。可是转个话题,提及魏晋名士风采,王徽之又会使人津津乐道,品咂不已,好似名士的风头都被他占尽。王徽之曾借他人空宅暂住,一入门便着手下就买些竹子来种。手下人感到没必要这么麻烦啊,只是暂住嘛。王徽之啸咏好久才说道: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怎么能够一天见不到这位君子呢?另有一次王徽之慕名前往吴中一士医生家赏竹,主人郑重其事地做好接待准备,王徽之全然沉迷在对竹的欣赏中,反倒把主人冷漠了。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且有一些小区别,王羲之好鹅,陶渊明好菊,释支遁好神骏,张湛好松柏,这些清洁之物,大大助长了名士们的精神洁癖。往往在翻开魏晋艺术史册时,一群活力勃勃刚愎自用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安闲。王徽之《新月帖》
这自然是我三十几岁往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绵延不绝,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腾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一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摆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辉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鉴于饱暖的认识——每一竿竹都能够产生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关于一个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香味了。雨后春笋——这个成语的产生,一定是某个人经历了这种蓬勃向上的场景,成为一种旺盛状态的表现。那些没有成为餐桌香味者,不舍
昼夜持续延长,令人瞻仰。那些被山农以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地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以后,我对两种竹制品表示了很大的兴趣。譬如竹制的纸,由竹的圆劲坚挺转变为柔软的单薄的,一刀刀裁切好包装好,放在一个狭长的礼物袋里,做为上好的礼物,拎着赠予喜欢丹青的朋友,在上头写些美丽文章或许消遣时日。竹子制成的纸有一缕缕淡黄色,使人想起过往,想到竹的前世。譬如多根竹子由籐条扎紧的竹筏,上边同样也绑紧几个竹的椅子,离岸后它就显得俊逸灵动了。两边都是竹林的倒影,归巢的鸟鸣
擦过,天色渐渐迷蒙起来。筏上几个人都是一脸的今夕何夕的神情,任竹筏随流西东——兴许到了下一个村落,正遇上晚间的戏台上演,不由得岸边系缆,看一看那位风度绰约的旦角,长袖飘甩,莺啼委婉。和竹子同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乏贫苦中也会挣扎着成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
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今后也就不断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歪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不断以为
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以后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
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待到我在鹤峰原
度假,已经到了安逸的年纪了。红砖瓦的山庄在千顷竹海里
犹如一叶扁舟,绿意洋溢中的一点红。尤其是午后,风随夕
阳西下,而更加强劲,如果企盼山间,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
惊惶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无疑显
示了一种沉着,它灵动的韧性,由于天生天养,深知天道之
奇正虚实,也就不失个性地接受,坦然自若地复原,让光阴
缓缓已往。在渐渐地摇摆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
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渐渐”的记录——
渐渐地起来,渐渐地行走,渐渐地清谈。 “渐渐”看起来只
是肢体上的动作,由快而慢而已。实则是心里的沉着优雅,
甚至另有一些慵懒。心里慢了,整个人的举动也就慢了,斯
文了,有风采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
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这时,人们会出门
观看,看风事后的竹林浑然无觉正常, 就会想起欧阳修说的:
“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堪称特立之士”,感到一竿竹也就是如此。在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里,唯美的画面就是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顶端交锋。竹节挺秀的顶端,绿意如波如澜,载浮载沉,犹在云端。二人踩着柔韧,身轻如燕,感到刀光血影里的杀气都隐没了。天下竹子万千种,其美何如,看看这个片断就知道了——纤尘无着,天机清妙的自然状态,要赛过无数的故意雕琢。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进而略去了很多天下扰攘。竹子当作德行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在漫长的生存经验里,人们不断在找寻生命的象征物,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