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课件.ppt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词曲知识梳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 页 3.下列对《潼关》一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句写高云簇拥着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现,令人神往。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表现出古城的寂寥与辽远。 B.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桀骜不驯,而说其巍峨险峻,再也不知何谓平坦。 第 * 页 C.诗中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与水,把山水写活了。 D.这首绝句从高城、秋风、黄河、群山四个方面展示了潼关的独特景象,形象鲜明,意境开阔,奔放雄健,意蕴深厚,堪称诗人的个性象征。 答案 B 第 * 页 【常考名句】 1.(2020·四川凉山中考,1分)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2.(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1分)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3.诗中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既表达了节日惜花、思乡之情,也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遥怜故园菊 强欲登高去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 第 * 页 【针对训练】 1.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这一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重阳节 登高 故园菊 第 * 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惜花、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战乱的渴望。表现手法:①直接抒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②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和断垣残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第 * 页 八、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第 * 页 【诗歌主题】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节奏平缓,寓情于景,以景写情,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笛悲声;第四句写感受,笛声引发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意境浑成。 第 * 页 【佳句赏析】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这两句写景,景中寓情,蓄而未发。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诗人偏说它“如霜”。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从而生发出思乡之情。(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第 * 页 【常考名句】 1.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3.诗中用拟想的镜头抒写心中所感,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图的独特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前沙似雪 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第 * 页 【针对训练】 1.(2020·福建中考)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诗开篇写杨花落尽、子规哀啼,渲染暮春冷落、凄凉的气氛。 B.《夜》诗“沙似雪”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下大漠苍茫的景象。 C.“夜郎西”“回乐烽”既表明地点,也能引发对特定情景的联想。 D.两首诗都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等角度描写景物,使人如临其境。 D 第 * 页 2.(2020·福建中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两首诗都写到“月”,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闻》诗想象奇特,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夜》诗描写“月”,以月景表现边塞的苦寒,烘托出征人思乡的愁绪。 第 * 页 九、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歌主题】 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白鹤直冲云霄

文档评论(0)

152****41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