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方法、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标准圆柱压缩试验方法.docxVIP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方法、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标准圆柱压缩试验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录D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与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定方法 D.0.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树脂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采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测定,所用的动态力学分析仪应符合下列规定: 1动态力学分析仪的温度测量应精确至0.5摄氏度; 2动态力学分析仪的频率测量值应精确至±1%; 3动态力学分析仪的力测量值应精确至±1%; D.0.2树脂材料试件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树脂材料在硅橡胶、铝或钢等平板模腔内按要求固化成型; 2固化成型试件的厚度宜控制在2mm~4mm; 3固化试件切割成矩形试样,长宽宜为50 mm×10 mm,厚度为成型试件的原始厚度。 D.0.3纤维复合材料试件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片材、型材等宜切割为80mm × 10mm × 0.5mm ~ 4mm矩形试件; 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制品宜切割为矩形试件,试样宽带根据筋材的直径确定,不宜超过10mm。 D.0.4玻璃化转变温度试验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样尺寸及夹具间距测量应精确到0.01mm; 2对树脂材料试件,可采用拉伸、抗弯或单/双悬臂梁模式; 3对纤维复合材料试件,可采用抗弯或单/双悬臂梁模式,加载方向为垂直于纤维主要取向方向; 4测试升温速率宜为5℃/min,测试频率宜为1Hz。 D.0.5玻璃化转变试验的结果,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以储能模量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作图(如图D.0.5); 2通过选取储能模量曲线的拐点(如图D.0.5)确定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3每组检测试件的数量不宜少于3个。 图D.0.5根据储能模量确定树脂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的玻璃化温度 1-玻璃态;2-玻璃化转变区;3-橡胶态;4-玻璃化转变温度Tg(oC) D.0.6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受检树脂或纤维复材的名称、批号和来源; 2试样制备的工艺条件或方法; 3试样编号和数量; 4动态力学分析仪的型号、测试方法、升温速度与频率; 5试样的动态力学曲线及基于储能模量确定的玻璃化温度; 6试验日期和试验人员。 附录E 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标准圆柱压缩试验方法 E.1 试件 E.1.1 试件应为外贴纤维布约束的混凝土圆柱,直径应为150mm,高应为300mm,外包纤维量应保证约束刚度参数介于10到20之间,应按本规程第4.4.2条的规定计算,但此时混凝土强度应取实测无约束混凝土圆柱轴压强度平均值。纤维布环向的搭接长度应为150mm。试件上下两端应各加包一层宽度为25mm的纤维布,防止破坏发生在试件两端。应采用与实际使用时相同的纤维布和树脂材料及施工工艺。 E.1.2 每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6个。 E.2试验方法和结果 E.2.1 在试件搭接区外的中截面处,应沿周向均匀布置3个~5个双向应变片,应变片的标距宜为20mm,应测出极限状态时环向和轴向应变。 E.2.2 极限状态时环向应变标准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E.2.2-1) (E.2.2-2) (E.2.2-3) 式中:——极限状态时环向应变标准值; ——纤维布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 ——纤维布材料的弹性模量(MPa); ——极限状态时环向应变平均值; ——单个试件极限状态时各应变片环向应变读数的平均值; ——极限状态时环向应变标准差; ——试件数量; ——置信水平0.75下,保证率95%时的标准值计算系数,按表E.2.2采用。 表E.2.2 计算系数k n 6 7 8 9 10 12 15 k 2.336 2.25 2.19 2.141 2.103 2.048 1.9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雄霸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