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刀(Nanoknife)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展望.ppt

纳米刀(Nanoknife)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展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后8个月增强CT复查显示病变进一步缩小至1.5cm(a,b,c),肝静脉与下腔静脉通畅,无新病变发生。 8周后 8个月后 9个月后 2008年增强CT动脉期 2008年血管造影并栓塞外周结节 2009年6月纳米刀治疗前增强CT 治疗计划:置入4个平行电极,肿瘤标记为黄色 2009年6月纳米刀治疗后CT复查 2013年6月纳米刀治疗后CT复查 治疗前 治疗后16个月 血管肉瘤 肝细胞癌 电极植入 随访6个月 随访11个月 随访14个月 胰腺癌CT扫描:a.脾动脉受累(箭)。B. 肿瘤累及门静脉汇合处(星号)和肠系膜上动脉。 22-g IRE 穿刺针经前路进入肿瘤 ,位于胰腺与胃之间 (箭)。 纳米刀软件显示释放六个脉冲。 术后1个月MRI显示:a.无瘤灶增强,脾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通畅。 b.肠系膜上动脉平面,肿瘤完全坏死 3个月后PET/ CT图像显示为。光滑的边际吸收,这是消融后的预期结果。无在胰腺残留病灶。 CT扫描示,62岁,女性, 胰腺颈部癌,腹腔动脉受累。 CT引导下单极电极放置, 出现腹直肌血肿。 治疗后立即CT扫描显示腹腔动脉通畅,气体为水解所致。 4个月后CT复查显示 腹腔动脉通畅,随之行手术切除。 术后组织学检查示广泛纤维化与导管内残留粘液癌。 3个月后 1周后 患者复发肾肿瘤(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多发的、多器官的良、恶性肿瘤征候群?)。初次IRE消融显示增强肿瘤病灶变小。第2次IRE消融(4个月后)MRI示无增强,随之应用小剂量放疗。 a.肾下极肾细胞癌累及相邻的输尿管。消融8个月后CT随访显示无明显强化瘤灶缩小。 b.b经皮活检显示凝固 坏死。 首次治疗后24小时MR增强T1WII显示:病变上部和周围瘤组织强化,肿瘤中央区坏死。 第2次治疗后8周MR增强T1WII显示:仅有病变周围瘤组织强化,肿瘤中央区坏死。 ? 纳米刀(Nanoknife)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展望 影像学引导下的物理消融术主要是通过物理的方法对肿瘤实施极端冷或热的温度来破坏肿瘤细胞,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物理消融技术包括氩氦刀冷冻消融,射频、微波和激光热消融等。这些消融技术尽管疗效确切、优点突出,但其主要缺点是对组织的破坏是无选择性的,即在消融区内除肿瘤组织外,正常的组织器官如血管、神经、胆管、胰管等均受到完全破坏,此种缺点是导致消融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背景 将高压电场以微秒和毫秒脉冲的形式作用在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上,产生不稳定的电势,并在细胞膜上造成2种形式的纳米级孔隙:可逆电穿孔(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RE) :一定程度的纳米级孔隙损伤,细胞可完全修复和生存。即所谓的可逆电穿孔,如细胞内细胞毒性药物引进,博来霉素。纳米刀也称为不可逆电穿孔(irreversible electroporation, IRE) :通过电穿孔产生不可逆地细胞膜破坏,导致细胞凋亡。当超过0.5 V /纳米的电场被施加到静息跨膜电势,初期水分子排队鱼贯式通过穿透双层类脂膜的疏水性中心,进入细胞,后期,随着通道长度和直径的扩大延伸至亲水基团,水分子大量快速进入细胞。 机理 单细胞电穿孔诱发部位的电场分布:最大跨膜电位位于细胞两极,最小位于赤道。 外部电场的单细胞电穿孔:最大孔与最小孔形成取决于不同方位的磁场强度。脉冲消失后,细胞膜重新封闭和生物分子进入单细胞。 电场在细胞膜的特定区域(纳米尺度区域)施加产生局部单细胞膜电穿孔,允许生物分子从外面传送到单个细胞的内部。 两个微电极之间的单细胞膜电穿孔: a.局部电穿孔过程; b.多个微电极数量的局部电穿孔过程; 液滴的微流体电穿孔技术示意图; 通过(藻细胞的过程)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微电极(锯齿)聚焦胞内物质的电穿孔后细胞裂解示意图 机理 消融探针释放微秒级高压脉冲 破坏肿瘤细胞膜形成纳米级不可逆电穿孔 肿瘤细胞快速凋亡 吞噬细胞消除细胞碎片治疗区域恢复正常 优势 1.组织选择性: IRE的细胞死亡是通过凋亡介导的。血管结构(由弹性纤维和胶原组成)、周围神经髓鞘层经纤维与周围细胞外基质蛋白不受电流影响。因此治疗区域的重要结构,如动脉,静脉,周围神经,尿道或肝内胆管)不会受到击穿。 2.无热导效应,边缘锐利:以数十个微秒或毫秒脉冲形式击穿细胞膜消融时间与常规物理消融术相比大大缩短防止了组织的焦耳加热。可逆电穿孔区域和不可逆电穿孔区域之间的过渡地带仅几个细胞层。射頻消融和微波消融常常会出現灭活的“灰色地带(grey-zone)”,灭活区域的最外緣还有一些存活的细胞,“灰色地带”的存在可能是肿瘤细胞不完全灭活的一个原因,可以造成肿瘤残留或复发,而

文档评论(0)

pehal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201060146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