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PAGE
PAGE2
精品文档
PAGE
《岳阳楼记》习题
课文原句填空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 属予作文以记之。
3、表现洞庭湖“胜状” /“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
晖夕阴,气象万千。
4、文中第二段中总写洞庭湖/全景风景的是哪一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5、文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广阔浩渺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6、从时间上表现洞庭湖情景千变万化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在句子“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者。
(而“二者之为”则可直接把上文答案
中的两个“者”字去掉;)
8、“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看法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
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
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
12、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3、从空间上写洞庭湖风景的句子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4、与“喜”相照应的八个字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5、表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句子是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17、“古仁人”可以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居庙堂之高处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8、文段中体现全文要旨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0、文中动静结合,描绘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1、从空间角度描绘岳阳楼雄伟情景的句子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从时间角度描绘岳阳楼情景的句子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3、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4、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悲的两个四字句是: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5、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喜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
26、为人应心胸豪迈,切勿患得患失,就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写的那样:
“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惟有如此,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7、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春联,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大荡,横无际涯。
28、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绘很简单,其原因是: “前人之述备矣”
问答题
1、“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 唐贤今人诗赋。
“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 “岳阳楼”
2、“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 悲和喜
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在构造上的作用是: 承前启后,引出下文的抒情。
4、与“百废具兴”的“具”用法相同的是同段中的“ 属”字;
与“滕子京谪守巴陵郡”的“谪”意思相同的是第二段中的“ 迁”字。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与上文“ 胜状”一词照应;
文中写景转入写人的一个表示转折语气的词是: “然则岳阳楼”
6、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明是“ 古仁人”,暗指“滕子京”
7、最后一段文字反应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作者并不因个人的得失而悲苦的博大情怀和政治抱负。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9、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风景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
答: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
也表示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10、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原文填空)。
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 迁客骚人形成了对照。 (2分)
11、“微斯人,吾淮与归 ?”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先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希望
之情。
12、“记”是一种 文体。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政治抱负,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