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书法浅说.docx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宠书法浅说 打开文本图片集 明代中叶出现了以祝允明、文徵明、陈淳、王宠为代表的吴门书派,书史上称其为“吴门四家”。  王宠(1494-1533),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颜其室为铁砚斋、采芝堂、御风亭等。苏州人,曾八次应试,然累试不第,仅以邑诸生被贡入南京国子监成为一名太学生。世称“王贡士”、“王太学”。他一生仕途失意,遂寄情于湖光山色之中,沉溺于诗书画。其天分极高,所涉诗、书、画造诣俱深。诗宗建安诸子,染盛唐之风;文习司马迁、班固,深得前贤笔致;画则善山水,本无画名,偶然兴到,随笔点染,深得黄公望、倪云林墨外之趣。诸道中又以书法最为见长。其学书刻苦专精,曾在石湖读书习字20年,非探亲不进城,后诗书名满吴门,与祝允明、文徵明合称“吴中三子”,又与祝允明、文徵明、陈淳合称“吴中四名家”。著有《雅宜山人集》。 王宠书法初师蔡羽,早年与其兄王宇(履约)在苏州太湖洞庭山随蔡羽求学。蔡羽字九逵,号林屋山人,其时在苏州与文徵明齐名,工诗文,善书法。正、行书犹为遒劲,常以秃笔取劲,姿尽骨全。间临《兰亭》、《十七帖》,人或从旁指摘其离者,其曰:“不然,吾非临右军,吾乃教之。”狂言如此,表现出其强烈的个性。王宠一生的书法实践都受到了他的影响。因蔡羽与文徵明等文士关系密切,而结识长其25岁的文徵明,文徵明奖掖后进,折辈与其相交,情在师友之间。以后王宠与唐寅又结为亲家,在这样的氛围中,王宠的书法声望日隆,而成为吴门书派的主将之一。 王宠青年时代,所法诸家,悉从阁帖中摹出,无论小楷、行草,均笔画分离,少映带,虽气息变古,但不免染于木板拓本,神采、气势都受到限制,其笔法与晋人笔法也有距离。清人冯班在《钝吟书要》中认为:“近世王履吉书,行草学孙过庭,全失过庭意;正书学虞,全不得虞笔。”正是点出了他学书的弊病。然其注意《阁帖》中的韵味,用笔节奏感强烈,因此有“以拙取巧,合而成雅”之论。故王世贞认为:“(王宠)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又比较说:“文(徵明)以法胜,王(宠)以韵胜,不可以优劣等也。”突出了他的韵味,很有见地。 王宠擅小楷与行、草书,涉猎范围大抵为明人书法之典型,他之所以能于吴门书派中超然出尘,重要原因是学师而不泥,在面貌上与祝、文拉开了距离,特别是到了晚年,行书有较大突破,并有变法倾向。因此,评者以为“衡山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其清新、旷达的风格既表现了吴门书派特有的“士气”,又不染俗法,混同于一般。故其书法在吴门书派中具有特殊的价值。惜英年早逝,未能使其书法艺术走向峰巅。 王宠的行草书,世人评价颇高。邢侗评曰:王履吉书,元自献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即祝之奇崛,文之和雅,尚难以议雁行……他的评价,使人们感到王宠书法中那种矫矫不群的隐逸之气。他青年时代的行草书多不连续,结字出自《阁帖》书风,旷适疏宕。 王宠曾于嘉靖五年(公元1525年)从文嘉处借得祝允明行书《古诗十九首卷》,“临摹数过,留案上三阅月,几欲夺之,以义自止。”可窥见其甚喜祝书,而受其影响,祝允明有“明书家第一”之称,其书师法二王、苏、黄、米及赵孟兆页 。他的草书得力于旭、素狂草,笔法精熟,气势豪放,确为明代草书之冠。 本期《青少年书法》彩版刊出王宠行书卷书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时年36岁,正是其离世前4年,也是临祝允明《古诗十九首》4年后的作品,是其后期的代表作之一。结字较前平和,有祝允明行书的谨严之风,兼有明初宋克章节笔意,隽逸洗练,萧散跌宕,全无早年冷逸之气,宛若出自二人。此卷现藏上海博物馆,是中国书法陈列部分的重要展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去一睹真容。

文档评论(0)

w1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