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伟大的悲剧》教案.docVIP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2《伟大的悲剧》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22 伟大的悲剧 1.学习浏览的阅读方式,提高阅读速度。 2.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含义。 3.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以及人类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是南极(播放南极视频),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着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文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学生可能的答复:成功、失败。要求学生简单陈述理由。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美好的祝愿或担忧,随斯科特他们一起踏上南极探险的旅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全文,了解作者  作者介绍。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他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出色的中篇小说家之一。最善于写孤独的人的奇特遭遇。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传记《三位大师》等。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多媒体显示思考题,小组讨论,答复下列问题。 1.了解课文大意,用四字短语梳理脉络情节。 明确: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2.快速阅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悲剧〞的具体表现,在课文中勾画出来。 明确:失败之悲、作证之悲、失望之悲、死亡之悲等。 3.斯科特一行南极探险,遭遇灭顶之灾,可为什么说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 明确:请学生自主归纳出“伟大〞的含义: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 4.复述课文内容。(提示六要素)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在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五人,筋疲力尽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由于遇到恶劣的天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牺牲的故事。 目标导学三:分析细节,品析人物 1.斯科特一行返程之行面临着哪些困难? 明确: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天气恶劣、燃料太少…… 2.条件如此恶劣,斯科特一行仍然坚持他们的信念。请将具体描写他们的句子勾画出来,用精练的词语概括人物的特点。 学生可能找到的几处: (1)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明确: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成认失败,并愿意“为他人做证〞。表达出他们具有老实守信、高洁的品质。 (2)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展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明确:在离死亡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然坚持科考,表达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3)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要了十片吗啡,以便在必要时加快完毕自己……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明确:探险需要团结协作,在关键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需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奥茨顾全大局,具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4)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明确:没有人去和他握别,是他们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和队友生离死别的痛苦,害怕自己因感情因素而会阻止奥茨英勇无畏的选择。大家都清楚奥茨单独走向雪地会遭遇什么,但是奥茨的存在无疑会拖累队伍。这表达出斯科特一行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意识,以及奥茨对自己荣誉的珍视。 (5)“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明确:斯科特在临死之前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家人,他在临死之前饱含感情写下遗书,既表现了他对死亡的坦然,又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爱。我们不难看出斯科特的坚毅勇敢、顽强不屈。 3.本文还写到了哪些人物?有什么作用? 明确:埃文斯、鲍尔斯,虽着墨较少,却从侧面衬托了科考队员不畏困难、坚毅执着的优秀品质。 三、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到达南极——失望沮丧 返程遇难——悲壮覆没 安葬悼念——心灵高尚勇敢探索 坚毅执着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如哥伦布、张骞、徐霞客、杨利伟,还有我们讲到的阿蒙森、斯科特等。探险如此危险,是什么驱使着他们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联系全文,探究主旨 1.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明确:这可以从课文的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5****67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经典!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