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整合: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整合:第八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整合·探究升华 -2-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的主要经济成分 -3-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4-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5-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11878年,美国商人托马斯·诺克斯写道:“外国人同中国人这种交往的结果并不是完全有利于外国人的。中国人学会了外国人无形中教给他的生意经,并且学得很好。现已证明,他是一个比他的导师更强的对手。在所有的中国口岸,都有华人的钱庄、华人保险行。”诺克斯的话表明,到19世纪70年代 ( ) A.外商主动向华商传授经商经验 B.华商企业超越了外商在华企业 C.外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D.华商逐渐成为在华外商的有力竞争者 答案 解析 -6-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动 1.第一次 (1)调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原因:党中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 (3)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4)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7-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2.第二次 (1)调整: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3)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4)结果: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8-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2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 ) A.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 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C.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 D.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 解析:21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还处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故B项错误;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故C项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故D项错误。 C -9-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三、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 -10-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11-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3下图女子旗袍的变化表明( )   A.旗袍是新潮女性的永恒时尚 B.服饰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C.当今服饰复古潮流已非常普遍 D.旗袍在突破创新中诠释崭新的时尚 答案 解析 -12-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近代西方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 -13-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14-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15- 纵向梳理 横向比较 对点训练4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洋务运动的资金保障严重短缺 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 C.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 D.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答案 解析 -16-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7-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8-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19-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0-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1-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2-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3-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4-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5-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1.(2017课标全国Ⅱ,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答案 解析 -26- 考情分析 真题试做 2.(2016课标全国Ⅱ,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答案 解析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