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 谈 技 巧
双N职素教研组
课程回顾
1、销售有哪些流程?
2、客户在哪里,如何开拓?
3、如何走近客户?
引 题
要走近了客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与其做面对面的沟通,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去和客户约见,并在见面的沟通中走进客户的思想。
约访的方法
常用的约见方法有:
1、面约。即销售人员与客户当面约定再见面的时间、地点、方式等。
2、函约。即销售人员利用各种信函约见客户。
3、电约。即销售人 员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与客户约见。如电话、电服、电传等。
4、托约。即销售人员拜托第二者代为约见,如留函代转等。
5、广约。即利用大众传播媒体把约见目的、内容、要求与时间、地点等广而告之。届时在场与客户见面。
`
约见客户的基本原则
1、确定访问对象的原则。确定与对方哪个人或哪几个人接触。 (1)应尽量设法直接约见客户的购买决策人。 (2)应尊重接待人员。为了能顺利地约见预定对象,必须取得接待人员地支持与合作。 (3)应做好约见前地各项准备工作。如必要地介绍信、名片等,要刻意修饰一下自己,准备好“态度与微笑”。 2、确定访问事由地原则。任何推销访问地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销售产品,但为了使客户易于接受,销售人员应仔细考虑每次访问的理由。
选择访问时机
一般而言不要在星期一和星期五访问新的潜在客户,星期一老总们都要开内部会议,安排一周的工作,星期五周末,大多数的人早早就没了心思,如果能够提前一分钟下班,他们也会那么做。这两天不是营销的好日子,应该集中在星期二至星期四这样的日子,并且还要看准对方,有没有可能出现好的时机。如果万一时机不宜,也不妨就此放弃访问,隔一些时间等待下一次。
以好朋友的心态约见客户
“人格的魅力是打动人心最重要的指数。”
附小故事三则 ——
滴水藏海,小中见大,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三则小故事,意在能使你有所顿悟,并在不知不觉中,为您点亮一盏心灯。
A、小故事大智慧之一:乔 •吉拉德的故事
乔 •吉拉德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在十五年中卖出13001辆汽车,并创下一年卖出1425辆{平均每天4辆}的记录,这个成绩被收入《吉尼斯世界大全》。那么你想知道他推销的秘密吗?他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记得曾经有一次一位中年妇女走进我的展销厅,说她想在这儿看着车打发一会儿时间。闲谈中,她告诉我她想买一辆白色的福特车,就像她表姐开的那辆,但对面福特车行的推销员让她过一个小时后再去,所以她就来这儿看看。她还说这是她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今天是我55岁生日。”
“生日快乐!夫人。”我一边说,一边请她进来随便看看,接着出去交代了一下,然后回来对她说:“夫人,您喜欢白色车,既然您现在有时间,我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双门式轿车---也是白色的。”
我们正谈着,女秘书走了进来,递给我一打玫瑰花。我把花送给那位妇女:“祝您长寿!尊敬的夫人。”
显然她很受感动,眼框都湿了。“已经很久没人给我送礼物了。”她说,“刚才那位福特推销员一定是看我开了部旧车,以为我买不起新车,我刚要看车他却说要去收一笔款,于是我就上这儿来等他。其实我只是想要一辆白色车而已,只不过表姐的车是福特,所以我也想买福特。现在想想,不买福特也一样。”
最后她在我这儿买了一辆雪佛莱,并开了一张全额支票,其实从头到尾我的言语中都没有劝她放弃福特而买雪佛莱的词句。只是因为她在这里感到受了重视,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转而选择了我的产品。
B、小故事大智慧之二:容 纳
在此讲述的是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美国,在旧金山他给父母打了一个电话。“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回答道,“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有些事必须告诉你们”,儿子继续说,“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他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来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我很遗憾地听到这件事,孩子,也许我们可以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
“不,我希望他和我们住在一起。”儿子坚持。
“孩子”,父亲说,“你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这样一个残疾人将会给我们带来沉重的负担,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干扰我们的生活。我想你还是赶快回家来,把这个人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的电话已经挂断了。
父母再也没有得到儿子的消息。然而几天之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被告之,他们的儿子从高楼上坠地而亡,警察局认为是自杀。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