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腹部查体操作技能
(一)腹部视诊
1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1) 体表标志:包括肋弓下缘、腹上角、胳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和脊肋角 等。
(2) 腹部分区:包括四区法、九区法和七区法。
1) 九分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九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 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骼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骼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 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器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 部9个区域。
2) 四分区法:通过其画一水平线与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 上腹和左下腹。
3) 七分区法:根据九分区法的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区,上下腹部再由腹正中线分为左、 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中腹部则按照九分区法的两条垂直线分为左右中腹部和中腹部。
腹部外形、腹
(1)外形:健康人平卧时前腹面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连线水平或略低,称为腹部平 坦。明显
高于该水平称为腹部膨隆,明显低于该水平称为腹部凹陷。全腹膨隆见于腹腔积液、积气、胃肠胀气、
腹腔巨大包块。局部膨隆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腹壁肿物、疝等。全腹凹陷见于消瘦、脱 水、恶病质。
(2 )腹围测量:排尿后平卧,软尺绕脐一周。在同样条件下动态测量。
3 .呼吸运动腹式呼吸减弱见于腹膜炎症、腹水、急性腹痛、腹腔内巨大肿物和妊娠;腹式呼吸消
失见于胃肠穿孔致急,性腹膜炎或膈肌麻痹
4 .腹壁静脉一般不可见,但在消瘦、老人或皮肤白皙者可见静脉显露。病理状态下可见腹壁静脉
曲张。判断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对病因诊断很有帮助,方法为: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用一手 示指和中指指腹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指紧压不动,另一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 一定距离后抬起该手指,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帮助判断血流方向。门脉高压:血流方向以脐为中心向 四周伸展,俗称“海蛇头”;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和胸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 血流方向向上。
胃肠型和蠕动波正常人不出现。胃肠道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扩张而隆起,可 呈现胃肠
的轮廓,同时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增强,可以看到蠕动波。
(1)胃型和蠕动波:蠕动波自左季肋部向右推进至右腹直肌下消失,此为正蠕动波。有时可见
逆蠕动波。
(2)肠型和蠕动波:常伴高调肠鸣音。小肠梗阻肠型位于脐部,蠕动波方向不定;结肠远端梗阻
时肠型和蠕动波位于腹周。
(二)腹部听诊
1 ?肠鸣音一般在脐周进行听诊,正常为每分钟4?5次。
(1)活跃:每分钟10次以上,音调不特别高亢,见于急性胃肠炎,服用泻剂或胃肠道大出
(2)亢进:次数多,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金属调,见于机械性肠梗阻;
(3)减弱:明显减少,数分钟一次,声音较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低血钾;(4)消
|==失:持续3?5分钟未听到,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
2.血管杂音听诊部位为脐周(主动脉)和脐部两侧上方(肾动脉)。
(1)动脉血管杂音:脐周的收缩期杂音见于腹主动脉瘤或腹主动脉狭窄;脐部两侧上方的收缩
期杂音见于相应部位的肾动脉狭窄。
(2)静脉血管杂音:位于脐周的连续嗡鸣音,见于门脉高压。
(三)腹部叩诊
1?腹部叩诊以鼓音为主。鼓音区缩小见于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肿瘤、大量腹水;鼓音区扩大见
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
2.肝脏叩诊自上至下沿右锁骨中线叩诊,叩诊呈浊音的肋间为肝上界。肝下界:自下至上沿右锁
骨中线或正中线叩诊至出现浊音为肋下缘。正常上界为肝相对浊音界,下界不如触诊准确。肝浊音界扩 大的意义同触诊。肝界明显缩小或消失见于胃肠穿孔(膈下积气)、人工气腹、全内脏转位。同时检查 肝区叩痛,叩痛阳,性提示炎症或者肝脏急剧增大。
3 ?脾脏叩诊正常脾脏位于左腋中线9?11肋间范围内,长度4?7cm,前界不超过腋前线,脾浊音界
扩大的意义同触诊。脾界缩小见于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等。
4.移动性浊音检查时先
4.
让被检查者仰卧,由脐部开始向左侧叩诊,直到出现浊音,叩诊板指不动,嘱被检查者右侧卧,再次叩 诊变为鼓音即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为避免腹腔内脏器或包块移动造成移动性浊音的假象,可在右侧卧位 的情况下,向右叩诊直至再次出现浊音,然后嘱患者左侧卧位,叩诊板指不动,再次叩诊该部位转为鼓 音,向右侧继续叩诊均呈鼓音,则确定为移动性浊音阳性。临床意义为腹腔存在游离液体,且液体量超
1000ml
5.肾区(肋脊角)叩击痛检查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医生用左手掌平放在其脊肋角处, 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的力量叩击左手背。正常无叩击痛。叩击痛阳性见于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 肾结核、肾周围炎。
膀胱叩诊用来判断膀胱的膨胀程度,在耻骨联合上方由上而下进行叩诊。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