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规划以及规划规范标准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业街规划设计要点 一、尺度近人 建筑物的尺度设计是影响人对建筑空间感受的关键要素之一。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使用人觉得亲切、放松“平易近人”,使人 有愉悦的消费心情,而不是“以势压人”。 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 动车为参照。 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 对一层 以上的围几乎是“视而不见”。而横向关注围一般也就在 10 米—— 20 米之间, 而超过 20 米宽的商业街, 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 店铺,不会在超 20 米宽的围“之”字前行。这恰好说明了商业街建 筑外观设计的重点应该在建筑外观设计的第三个层面上。 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建筑的宏 观造型,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 人过目不忘,如悉尼歌剧院、天坛等。第二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 筑的感知方面, 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 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 的虚实对比, 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 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 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人所能感受的围也就在一层高之。 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 商业街的设 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 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 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 彩与划分等等。 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 缺 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 必然会空洞没有 人情味。 国外商业街经常被作为设计样板,这与国外商业街的小体量、 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分不开。国的设计容易偏重于气派、豪华、厚重 的形象和气势。商业街设计的尺度把握应该以人为本。 二、空间的限定 人在商业街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 长度方向、 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 首先商业街的 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 没有一定之规。 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 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 有聚合力的、所谓的 “积极空间”和发散的、 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 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 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也就是在商业街的 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和终。 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 例如在珠江国际城商业街设计中,入口一端的一座中西合璧的 牌楼作为标志,不但使入口更加醒目和吸引人,也起到屏障的作用, 把城市交通与步行空间隔开。 小区中心一端以一座高耸的钟塔既作为 商业街结束也标示着小区的中心。 两端标志的建立确立了商业街的宽 间围,购物人能随时感知自身在这一空间的位置,预知未走的路程。 这一手法避免了购物者在大市场常有的混乱与迷失感。 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 一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宜在 10—— 20 米 之间,超过 20 米宽的街道难有近人的尺度。从建筑高度与街道比例 来看,街宽宜在楼高的 1/3 —— 1/4 。商业街的宽度也与商业规模有 关,但不等于说街越长楼越高,街应该越宽。空间的舒适度也是必须 考虑的。若宽于 20 米, “街”的感觉则可能被 “广场”的感觉取代。 商业街空间的高度方向的限定应遵循以行人为模数的原则,并 考虑二次空间的应用。 住宅区的商业街经常是同住宅建筑合二为一的, 也就是底层商业。 顶部住宅,特别是高层建筑因与商业建筑个性不同, 与商业街的建筑设计手法不必相同。多层、低层住宅如有可能,在尺

文档评论(0)

kxg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