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节气素材:夏至.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文节气素材:夏至--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夏至:6月21日11时32分 新华社天津6月19日电(记者周润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6月21日11时32分迎来“夏至”节气。此时节,蛙声阵阵,蝉鸣声声,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一般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为“夏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作“夏至”。 从天体运行上看,“夏至”这一天,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地球上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谚,说的是过了“夏至”,白天越来越短,每天做针线活,用的线也一天比一天少。 “夏至”时,新麦登场。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气温高、湿度大、不时出现雷阵雨,是夏至后的天气特点。 罗澍伟结合民间传统和养生专家的建议说,“夏至”一过,阳盛于外,人体出汗增多,消夏防暑首先要及时补水。可多食苦瓜、芹菜、茼蒿、苦菊等,以利于祛暑益气、除燥祛湿、生津止渴和增进食欲。同时做好精神保养,宜晚睡早起,适时午休,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调息静心,“心静自然凉”。 诗说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礼记》中也说:“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便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半夏、木槿这两种植物也逐渐繁盛开花,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现。 夏至以后,即将开始一年里最热的天气——入伏。夏至节气也是诗人们喜于咏吟的对象,留下了不少佳作。 唐代权德舆有《夏至日作》诗,写道: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诗说大自然不停地运行,四季交错,虽然夏阳如火,但却意味着阳盛之中也有阴生。 宋朝张耒在《夏至》诗中也隐喻了这样一种哲理,就像酷暑炎夏终将过去,这是自然的规律。诗说: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韦应物在《夏至避暑北池》诗中云: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诗写夏至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黑夜变长,官府少事,农夫最忙。诗人闭门避暑,欣赏竹荷风光,如有烦闷,可举杯消忧。 贾弇的《孟夏》诗中道: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诗说一进入夏天,慈竹长得密集而有序,远望云气如楼阁,幻同似境,耳边还有青蛙奏乐,夏天真是迷人啊。 夏至正处在梅雨天中,农民们希望这时能够下足雨,以保障秋季的丰收。宋代诗人苏辙《五月十九日夏至喜雨》(农历)表达了这一愿望: 一旱经春夏已来,好雨连宵晓未收。 气爽暂令多病喜,来迟未解老农忧。 力耕仅是公家取,遗秉休违寡妇求。 时向林间数新竹,箨龙腾上欲迎秋。 夏至午后至傍晚常会形成雷阵雨,骤来疾去,变幻莫测。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巧妙地借喻这种气候特点,写出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句,不光是写景,和下句连起来看,实是借其双关语来写男女之情。现代人常用后两句诗,形容一对恋人微妙的情感关系。不过原诗的“道是无晴却有晴”也改成了“道是无情却有情”了。 夏至民俗 夏至日当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渐渐缩短。 夏至这天虽然日照时间最长,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达到一年里的最高值,有些地区甚至会出现超过 40 ℃的高温。 夏至三候是什么?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