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

(解析版)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化学试题及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 精选 注意事项: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 1. 硫酸亚铁锂( 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 硫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Fe、Li 3+“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 Fe 3+ 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答案】 D 【解析】分析: 正极片碱溶时铝转化为偏铝酸钠, 滤渣中含有磷酸亚铁锂, 加入硫酸和硝酸酸溶,过滤后滤渣是炭黑,得到含 Li 、P、 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生成含锂的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 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排放容易污染环境,因此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A 正确; B、根据流程的转化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 Al 、Fe、Li , B 正确; C、得到含 Li 、P、Fe 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 3+是 Fe , C正确;学科 @ 3+ D、硫酸锂能溶于水,因此上述流程中不能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D错误。答案选 D 。 点睛:本题以废旧电池的回收为载体考查金属元素的回收, 明确流程中元素的转化关系是解 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 Br?/CCl 4 褪色 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答案】 A 【解析】 A、双糖又名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组成的糖类化合物; B、根据酶的性质特点解答; C、植物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详解: A、果糖不能再发生水解,属于单糖, A 错误; 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和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 B 正确; C、植物油属于油脂,其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因此能使 Br2/CCl 4 溶液褪色, C 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是多糖,其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 正确。答案选 A。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糖类、 油脂和蛋白质的性质, 平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即可解答, 题目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 B,注意酶的性质特点。 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 A B. B C.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 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详解: A、反应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 A 正确; B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 因此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 吸收,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以防止倒吸, B 正确; C 、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分液即可实现分离, C正确; D 、乙酸乙酯是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不能通过蒸发实现分离, D 错误。答案选 D 点睛: 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 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 注意从乙酸乙酯 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6.25 g FeCl 3 水解形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为 0.1 NA B. 22.4 L (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 18NA C. 92.0 g 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 NA D. 1.0 mol CH 4 与 Cl 2 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 分子数为 1.0 NA 【答案】 B 【解析】分析: A、胶体是大分子的集合体; B、根据氩气的组成解答; C、根据丙三醇的结构分析; D、根据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分析。 详解: A、16.25g 氯化铁的物质的量是 16.25g ÷ 162.5g/mol = 0.1mol ,由于氢氧化铁胶体是 分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 Fe(OH)3 胶体粒子数小于 0.1 NA, A 错误; B、标准状况下 22.4L 氩气的物质的量是 1mol ,氩气是一个 Ar 原子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

文档评论(0)

文档查询,农业合作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土默特左旗农特农机经销部
IP属地广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50121MA0R6LAH4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